索引号: 2588418/2024-158477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公开日期: 2024-07-05
主办单位: 市人力社保局

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姚晓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普通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建议(第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改善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 近几年,诸暨市委市政府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一是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诸才云集”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文件明确: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正副高职称人员及高级技师、技师引进到我市工作的人员,符合人才政策具体条款可享受高校毕业生安家补贴、购房补贴等;全日制专科(高职)、本科及以上学历新就业无房的人员,符合新就业职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内容可享受租赁补贴。二是2024年4月,诸暨市人民政府发布《诸暨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四类申请家庭类别,其中一类是针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家庭和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家庭。同时,针对目前我市申请公共租赁租房轮候家庭较多,实物配租紧张的情况,在原政策中只允许申请公租房实物配租,获得保障资格后进入轮候期等待实物配租的保障方式外,新政策新增租赁补贴的保障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保障效能。三是2022年7月,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诸暨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诸政办发[2022]37号),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我市无房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新引进人才、龙头骨干企业职工、产业园区企业职工等群体,解决其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截至2023年底,市建设局通过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筹集建设、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等方式,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7余万套并明确租金为市场租金的70%-80%,进一步有效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的同时,可有效减轻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压力。

二、关于解决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生育、子女教育等问题

2023年以来,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出台《关于提升教育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调整优化外来建设者随迁子女在我市就学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一是允许随迁子女以居住证为依据入学,确保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其中,针对暂无居住证的家长,协同公安采取先入学后办理的方式,优先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机会。二是增加学位,确保“读得了”。2023年,全市随迁子女录取总数较新政策实施前增加912人。三是分类保障,确保“选的好”。面向规(限)上企业员工、招商引资企业高管、高层次人才等对象子女开设“绿色通道”等个性化就学政策。2023年,累计为上市企业、规(限)上企业等引进管理人才子女提供学位36个。四是优化“一站式”服务。线上开发“学在诸暨”应用,实现入学报名“零次跑”。线下针对企业高管、高层次人才等对象,落实专人提供“预约入学申请”事项,实现全过程跟踪服务。五是细化“一类事”清单。设置1个总服务站和36个服务点开展咨询报名、课程辅导等服务,有效破解随迁子女课后托管难题。六是强化“一条龙”保障。探索建立随迁子女关爱“一对一”帮扶机制,有效破解随迁子女融入难题。2023年,累计关爱帮扶“重点学生”252人。七是校园设施提档。2023年,累计新建或改扩建学校7所,教学设施更新投资超12亿元。八是教师队伍提质。组建“城区+乡镇”的义务阶段“教共体”联盟,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教师研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23年,共组建城乡“教共体”10个、交流教师105人。

三、关于丰富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

根据《诸暨市政府定价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清单》精神,外来人员可以在本市景区享受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外来务工人员落户杭州市、绍兴市的,凭身份证、户口本、市民卡、驾驶证等能够证明落户杭州和绍兴市的合法证件,免景区首道门票。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的儿童,免景区首道门票。6周岁(不含)-18周岁(含)未成年人,持身份证、户口本等能够证明年龄的合法证件,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半价优惠,持学生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四是外来务工人员7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持居民身份证或者老年优待证、户口本、市民卡、驾驶证等能够证明年龄的合法证件,免景区首道门票;60周岁(含)以上70 周岁(不含)以下的老年人,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市文旅集团严格执行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发布以来已接待免费游客2.7万人次。集团以西施故里东片区提升为契机,打造智慧夜游灯光秀项目,持续深挖旅游演艺产品,落地水上舞台表演《惊梦醒石》、原创演艺秀《梦寻西施》、舞剧《西施》及《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项目,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夜间旅游体验,并宣扬西施文化。

四、关于加强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

2022年12月16日,《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打造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高地,助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2022—2025年)>的通知》(绍市委办发〔2022〕37号),激发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8%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用于包括一线职工技能提升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等在内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比例不低于70%。强化技能人才定向培养。鼓励我市企业与市内外职业院校合作,企业为学校投入最新教学设施设备,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技能人才。开展定向培养的企业,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组织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均不超过2年。2024年5月21日,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绍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绍兴市教育局、绍兴市财政局、绍兴市总工会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新时代金蓝领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等级认定。目前,我市共有自主评价企业93家。

五、关于加强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管理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登记管理工作为公安局流动管理服务中心的常态化工作之一,要求各派出所对辖区企业、居住出租房按每月一轮的要求进行排查登记。做到新到诸人员及时登记、离开人员及时注销。同时开放多个外来人员信息登记自主申报通道,外来人员可以通过“浙里办”、“浙警在线”或微信小程序进行自主申报登记。为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常住人口待遇同等化,目前已展开了沪苏浙皖等地长三角城市流动人口居住证“跨省互通互认”工作,即凡持有沪苏浙皖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居住证》的流动人口,符合合法稳定居住、就业与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并在当地办理居住登记的,即可在绍兴市各区(县、市)范围内实现居住证互认转换,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探索实施“来了就入住”的人才公寓入住模式,通过企业承诺制形式,改革以往缴纳社保才能入住人才公寓的模式,让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来了就能住,提升他们在诸暨的幸福感和融入感。

市教体局将挖潜扩容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随迁子女相对集中的主城区和大唐、店口等发达镇街,通过改扩建学校、校舍改造、适当扩大招生计划等多种方式扩大公办学位供给,预计三年内将增加3500个左右的学位资源。

市旅游集团将推出更多优惠政策活动,通过举办西施音乐节、“西子嘉年华”节日系列活动、老味道美食节、五泄观瀑节、中国好童声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性活动,为诸暨市民和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实现用旅游和活动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让“精神富足”成为最亮底色。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