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268P/2024-159233 |
发布机构: |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日期: | 2024-08-06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号提案的答复
袁米雪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同山烧产旅融合发展问题的提案(第4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同山烧作为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在带动我市农民增收共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伴随省级乡村振兴同山烧集成创新示范建设等项目的落地推进,同山镇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酒企、酒作坊进一步转型升级,同山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山烧产旅融合走上新台阶。
一、持续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我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与资金,全力推动同山烧全产业链发展。已先后开展同山烧专用糯高粱“高脚白藤拐”种质资源提纯复壮、高粱示范基地建设,同山烧加工集成创新示范建设、同山烧储藏销售集成创新示范、同山烧公共服务与监管集成创新示范等一批项目建设,共争取到省级财政补助7000万元。并通过同山烧白酒生产企业“阳光工厂2.0”建设、“浙食链”数改应用等,全面提升同山烧加工管理水平。又以同山烧为核心,加大旅游线路开发力度,打造“醉美西施”主题游线,开展工业旅游基地、非遗研学游基地等建设,做深产旅融合文章,变产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助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浙江同山醉美人酒业有限公司创成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二、持续深化品牌建设力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措并举推动同山烧品牌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完成同山烧特色文旅展陈馆、线上销售平台(网上农博同山馆)、分销体系等建设。深化数字应用,搭建同山烧智慧管理展示平台,争取同山烧数字化管理平台进驻“浙里办”。统一同山烧标识使用,建立统一视觉形象的同山烧产区文化,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体系。鼓励酒企在公用品牌引领下,建立连锁专营门店,扩大公用品牌影响力。在“同山西施醉”注册商标基础上,着手申请注册并打造“西施同山烧”公用品牌。积极组织企业抱团参加中国糖烟酒会、中国(宁波)食品博览会等各类节会和文旅市集,并赴上海、苏州、西安、成都等重点旅游城市进行同山烧宣传推介与展示展销,不断扩大同山烧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农博、直播带货等新路径,积极拓展同山烧销售渠道。已开展大型联动活动1场、线上直播2场、线上促销8场。鼓励同山烧企业申报“浙江省老字号”、“绍兴市老字号”等,树好品牌形象。
三、持续加强人才培育力度。围绕生产、加工、评审等不同环节,建立相应的人才孵化、培育机制。依托同山烧专用糯高粱“高脚白藤拐”种质资源提纯复壮项目实施,邀请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国家高粱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詹秋文教授到高粱基地进行实地指导,并作提纯复壮学术报告;面向高粱种植户、品种推广单位、种业公司、同山烧酒企等、组织举办田间选种现场会等,加强对高粱品种的认识。依托同山烧生产质监平台建设,面向广大酒业主体,对白酒的生产环节、理化指标等开展规范化培训,强化《同山烧白酒生产技术和管理规范》应用,规范工艺流程,提高产品品质与加工水平。依托“品酒师”等职业技能培训与比赛,引导从业人员向持证人才转化,变“土师傅”为“正规军”,推动同山烧产业人才库提质扩面。已连续举办2届绍兴市品酒师(白酒)比赛,2024年共吸引400余人参赛,较上年人数增加两倍。
四、持续提升产业耦合力度。围绕同山烧这一主导产业,通过协会主导、镇村推动等,建立产业共富工坊,深化“行业协会+酒企+村集体+小作坊+散户”的利益联结与带动机制,推动产业创业创新。通过闲置农房激活、小作坊提升、宅基地改革、财政资金反哺等途径,拓展产村融合新渠道,实现资源协同利用与有效衔接,全力推动同山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2023年,同山烧产业列入全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通过深入挖掘同山烧、西施等历史文化、民俗节庆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短视频、微电影、非遗馆建设等,实现同山烧文化与西施文化等的串联,酒文化与茶文化等的跨界。建设网红打卡小节点,统筹斗岩、汤江岩景区、同山旅游风情小镇等景点,串点成线,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形成旅游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区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丰富旅游、文化与创意产品,将同山烧创新融入“西施有礼”旅游商品开发体系,推动同山烧相关文创产品开发,提升旅游体验感。鼓励原锅、醉美人、越庄等酒企参与省市级旅游商品大赛,讲好同山烧的故事,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助推乡村振兴。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