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科技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5-01-03 15:3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今年以来,诸暨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科技工作大会精神,以“三支队伍”“双年驱动”为抓手,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现重点指标有突破、综合考核有进位、创新成果有亮点,改革深化、共建研究院、科创飞地建设经验在省两办层面刊发。

R&D占GDP比重达全国平均。2023年诸暨市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为2.65%,达到全国平均,同比增长10%,增幅居绍兴第一、全省第七。

基本实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2024年新增绍兴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5家,新增数和累计总数均居绍兴第一。

核心指标实现五个绍兴第一。截止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72.26亿元,完成率91.47%,占营比达5.11%(绍兴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32.2%(绍兴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绍兴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3.1亿元,同比增速10.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0.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86个百分点(绍兴第一);高企、国科小入库数均居绍兴第一。

科创平台提能造峰卓有成效。平台体制机制改革课题获得2024年度浙江省改革研究课题立项;2024年平台共入选国家级人才10人;浣江实验室获批省新型研发机构、省院士工作站,成功发射“浣江一号”卫星;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获批省重点实验室。

科技人才继续领跑全市。科技线国家级人才数量居绍兴第一;浣江实验室列入省级引进人才自主评审单位(绍兴唯一)

干部队伍建设走在前列。局年轻干部组建的“科技智引创新团”被评为市级“领航团队”,2人次荣获市级“实干担当好干部”,科技领域容错纠错工作在绍兴市级层面作交流发言。

一、2024年度工作成效

(一)突出量质双向发力,释放企业主体创新潜能

主体创新更加活跃。聚焦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培育提升,锚定加大研发目标全面发力,通过鼓励企业主动研发,规上工业研发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三季度获全省“3+10”指标晾晒亮绿灯;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本年度实现项目合作36只。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化行动,实现创新主体量质齐进,如,高企通过专家评审218家(绍兴首位),其中规上企业占比达76.7%(绍兴首位);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上报414家(绍兴第二),较上年增长46.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5家(绍兴首位)。由此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13.1亿元,同比增速10.5%(绍兴第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0.7%。

科技服务更加高效。聚焦主体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推进科创板块增值化服务,健全科创服务“一类事”机制,明确服务条件、办理流程,双线并行为全市创新型企业、创业团队提供服务,配置“一常+N专”人员,持续营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1-10月,科创服务板块办件量达1163件;开展诸暨市“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技术攻关,助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2024年征集诸暨市“揭榜挂帅”技术需求31项,公开向全社会发榜29项,完成揭榜23项,最终通过立项13只;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首次向科技型工业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10名,推动其服务领域向二三产业延伸。

(二)突出战略科技支撑,迸发产业发展创新动力

平台支撑效能凸显。落实“每月报告、季度例会、半年审计、年度考核”,稳步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今年清退低效平台3家,各平台共申请发明专利65项,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16项,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12家,浣江实验室还荣获2023年度绍兴市共建研究院绩效考核第一。面向诸暨市“229”重点产业领域,建强健全产业平台,铜材精密制造综合体获省年度绩效考评优秀,完成科技大市场3.0版本建设,申报认定绍兴市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研究院)3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与英国浙江联谊会暨商贸会四方共建“中英(诸暨)国际技术转化中心”,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申报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科创项目全速推进。以项目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强力推动产城融合。诸暨G60创新港实施标志性工程1项,重点建设项目17项,1-12月份完成43.5亿元,完成率122.4%,提前完成全年目标;4个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重大建设项目-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项目,1-11月份已核定完成投资额12.43亿元,完成率130.8%,提前完成全年目标;摸排上报省重大装备技术需求6个、中央引导资金储备项目1个,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第一批)立项28项,绍兴市基础公益项目拟立项3项,获评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三)突出创新生态优化,激发高质量发展创新活力

政策供给持续完善。修订出台科技新政,印发《诸暨市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若干政策》(诸政办发〔2024〕9号)和《诸暨市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诸科〔2024〕16号),创新助力优化加码。印制发放科技新政宣传册近5000份,结合镇街轮训、公众号推送等,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惠企政策宣传,政策解读在线阅读人次超10000人;截至目前,已兑付科技资金超9000万元,发放创新券557.47万元、“科创贷”共计5658万元,累计惠及企业400余家。

科技人才加速聚集。抓实“三支队伍”建设,依托科创平台一体化协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积极开展海外人才落地到岗攻坚,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办理外国人才工作许可205人次;开展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产教融合交流会等产学研用融合活动,增强科技创新“磁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