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02-14 08: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全面强化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体系,着力提升科学指挥作战能力,积极打造善战善为干部队伍,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度,我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8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零增长”;打赢了梅雨洪涝灾害和台风防御大仗硬仗攻坚仗,灾害防御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立足党建统领,坚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局党委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聚焦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一是梳理压实各方责任。充分发挥参谋服务作用,研究制定《诸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相关部门任务清单,推动条线工作落实落地。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市委、市政府领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诸暨市消防安全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方案》,专题部署、督查督导、疏堵解难,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开展攻坚整治。二是推进多跨协同联动机制。修订《诸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组织各专委办每月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全年发布11期安全生产工作动态,抓严抓实本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按季度开展全市安全风险形势研判分析,聚焦短板抓提升。三是着力消除监管盲区。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抓手,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归纳总结系统性风险隐患典型问题,全年共计38条重大安全问题纳入市级清单,借力解决了一批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完成剧本娱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新业态的安全监管职责明确,消除监管盲区。

2.致力体制建强,坚持三位一体、提质升级。深入推进省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大力推进应消一体化建设,持续强化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力度,以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为前提,以机制融合、队伍融合、工作融合为切入点,推进应消一体、站队一体、防消一体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坚持向上对接和向下服务并重,严格依照应急消防工作深度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整体嵌入“平安法治”模块的总体要求,采用一镇一策抓推进、一镇一报道抓宣传等方式,通过平安考核月度晾晒和“三争竞跑”季度晾晒机制,建设完成23个镇街应消站和9个专职消防队并通过诸暨、绍兴两级验收。二是网格化推动作用发挥。指导推动镇街强化网格化管理,督促镇街结合实际划分1221个村社网格和专属网格,明确1319名网格员,确保全市属地监管无盲区死角。组织基层应消治理应用业务培训会议3次,培训镇街具体操作负责人120余人次,指导各镇街实施基层网格员培训4000余人次,全面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三是坚持深化实战实效。坚持建设与实战并行,边建设变实战的方式,推动镇乡(街道)全量纳管、动态更新各类市场主体,分类分级分层开展风险排查、隐患整改,实现全过程闭环管控。目前全市共纳管有效主体6万5千余家(65238),已开展巡检35万余次,发现隐患323118个,整改闭环320343条,整改闭环率达99.14%。

3.着眼风险管控,坚持改革整治、数字赋能。牢牢把住安全生产监管这个本职关键点,着眼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强化安全生产主要风险管控。一是创新开展主题式整治。综合分析季节特色、行业特色、工作实际等,梳理形成“一月一主题”工作计划,各项专项整治任务成效明显。全年先后开展涉爆粉尘、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柴油使用、非许可化工医药、工业气体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二是深入开展“一件事”改革。持续大力推动有限空间、“厂中厂、园中园”、危化品使用等重点监管事项“一件事”改革,消除大批安全生产隐患,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推进电镀园区企业提能升级建设,严格开展安全生产体检式检查,强化源头监管,提升园区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三是深化科技赋能保安全。稳步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智能场景建设、涉爆企业作业场所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试点建设、矿山企业数字化改革建设,实现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管理和人员定位,切实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全年发生工矿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2023年均下降50%。

4.倾力温度执法,坚持流程合规、服务入企。持续深入推进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工作,坚持“三服务”理念基调,探索推行温度执法。一是实现重点领域执法全覆盖。重点聚焦电气焊作业、有限空间、涉爆粉尘、成品油等领域开展9轮专项执法,实现重点领域执法全覆盖,全市办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296件,处罚额度584万,其中牵头各镇乡(街道)查办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135件,处罚额度115万元,另有镇街赋权执法案件97件,处罚额度132万元。二是全省首创“三书先达”防违法。主动融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化增值式执法理念,全省首创“三书先达”模式,按照“一行业一清单”形式,引导、协助企业开展内部安全生产合规建设,显著提升企业整改隐患自觉性,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探索开展“普法+”培训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帮助企业开展“考前辅导”。全年组织执法前专项培训3场,合计培训230家企业,向163家企业提前送达“三书”,大幅降低重大事故隐患数量。三是全面加强执法内审工作。以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开展法制审查和案卷评查,提高执法监督精细化水平,推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全年共审查案件2223件次,参加市级案卷评查5次,绍兴市级交叉评查3次;结合市委巡察要求推进社会化服务监管,加强和规范我市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社会化服务专项督查2次、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检查行动2次、开展社会化服务机构评分3次;助力推进法治政府创建工作,规范内部采购流程,严格按规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5.聚焦设施强化,坚持夯实基础、提能升级。全面深化应急准备工作,锚定防汛工作“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持续推动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强化应急体系能力建设。牵头完成总体预案及专项预案操作手册修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800余场,参与人数达20万余人;深化专业、民间救援队伍双线建设,统筹协调专业救援队伍培育,编制编组完成“1+6+N”应急力量,确保各类突发事件专业救援队伍全覆盖,制订《诸暨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诸暨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管理规定》《社会救援队伍考核细则》,推动民间救援力量发展。强化自然灾害防控,依托预警指挥项目和基层防灾项目,完成全市24个370MHz固定基站、20台370MHz集群手持终端、9个森林火险因子监测站建设、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改造等。二是精准实施梅雨台汛防御工作。健全防汛责任链条,建立并持续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完成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41个、房屋安全鉴定210处,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常普常新,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完善防汛减灾体系,基本完成基层防汛防台提能升级建设,在今年梅雨和台风“贝碧嘉”、“普拉桑”防御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全面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开展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森林防灭火体系“五网一平台”建设;深化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织野外火源治理专项行动、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广泛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抓好森林消防群众基础工作。

6.专注意识提升,坚持线上线下、群防群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培训活动。以安全生产大培训为活动载体,全年组织1.55万人次参加浙江省安全生网络学院专栏学习,组织1.65万人次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和从业人员参加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危险性较高企业、高危企业等不同类型班次网上培训考试。突出“三个六、三个十”、三场所两类企业重点教学内容,组织培训班65期培训相关从业人员5850人。二是多级联动开展主题宣教。围绕“3.19”森林消防宣传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和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借助“五进”宣传活动、“送教上门”活动持续深化宣教成效。在西施眼APP设置警示教育专栏,定期发布安全生产典型案例8期,媒体公布安全生产执法公示信息9期。举办诸暨市安全生产技能比武暨知识竞赛,比试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储备,较量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三是持续加强宣教规范化建设。组织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治理,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场地不达标、课程设置欠合理等方面整改问题5个;加强对培训过程和考试环节现场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严格落实培训到课率、培训教学质量和取证考试纪律,注重防范培训“走过场”问题。

7.锚定队伍建强,坚持素质提升、精细管理。聚焦以人为本、素质优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能力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应急干部队伍。一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对照市委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借鉴主题教育有效做法,细化制定我局工作方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组织读书班2次、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集中学习3次,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等开展专题学习7次、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宣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各1次、全体党员干部分党小组集中述学1次,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1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摸排廉政风险点35个。强化纪律意识,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实现忠诚干净担当。深入学习《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重点任务清单》《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重点任务清单》两张清单,结合局职能制定细化局本级任务清单,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二是严格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合理优化局属管理制度,依托巡查整改契机,发挥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针对日常管理中的不足与盲区,广泛征集领导与科室同志意见,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全流程公平,公正,公开。今年以来,通过制度例行修订工作,已修订、健全各类制度20余项,覆盖意识形态、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用印制度等方面,全局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不断提升组织效能,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质量。三是有力加强干部队伍培养。通过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拔了一大批敢作敢为的年轻干部,中层队伍平均年龄有42.3周岁下降到36.5周岁,年龄结构持续优化,保障队伍梯队化建设。组织开展"谈改革·话发展"青年宣讲活动,增强干部对政策的学习把握,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青年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推进落实青年干部授课制度,通过交叉培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深入了解其它科室工作,增进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重机制构建,全面统筹保责任压实

1.持续推进工作体系优化。健全完善安委会“1+9”组织架构,履行好安委办牵头抓总职责,进一步强化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协调,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和专委办责任落实,推动“三管三必须”落地落深。深入推进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落实落地,加大安委办明查暗访力度,特别是消防、危化品、建设施工、工矿等事故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要以督查、通报、约谈等方式,加强对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过程性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2.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分析研判,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落实治本攻坚举措,以实际行动和成效确保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局有序推进。抓实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清单工作机制,督促有关单位加强对本辖区、本行业内重大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隐患前追”机制,按需实施挂牌督办,推动各镇街各部门攻坚化解突出安全风险。

3.持续推进基层应消体系运转。贯彻落实国家两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持续加强应消站队“三位一体”融合,推动已达标镇街继续提升建设标准。强化对基层应消站的考核评价、指导帮扶、教育培训等措施,通过机制运行推动基层应消站高效开展隐患排查、灾害处置、执法检查、科普宣传等工作。迭代升级“141”基层应消应用,把好平台数据质量关口,加快推进全项纳管,将日常隐患巡查任务分解落实到人。

(二)重常态长效,强化监管保底线不失

1.狠抓危化企业安全监管。建立企业“一企一档”,逐步实现台账资料电子化,严格隐患问题闭环及“回头看”;要强化烟花爆竹监管,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异地经营、违法储存等行为;要强化工业气体监管,从严查处经营单位未将工业气瓶储存在专用仓库等违法行为。

2.加强工矿领域风险管控。深化重大事故动态清零工作成果,树立“隐患就是事故”风险意识,立足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力争实现企业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率100%;聚焦工业企业火灾事故防范,围绕“遏重大、控较大、保安全”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十条硬措施”和8个“严格”,联合消防、镇街等部门“分工+协作”,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系列“一件事”改革工作,聚焦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园中园”“厂中厂”安全管理、使用危化品安全监管等重点监管事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管理水平,切实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3.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创新执法服务,推广合规管理,进一步探索提升“三书先达”执法模式,考察学习安全生产合规管理工作,实现更多领域推广,打造增值式执法样板;拓展案源线索,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梳理汇总有效线索,针对开展精准执法;深入实施全员执法、委托执法、授权执法等工作,不断提升乡镇委托执法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夯实基层基础。

(三)重灾害防控,提能升级保屏障坚固

1.筑牢防汛防台工作屏障。牢固树立“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理念,落实防汛防台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县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完成县级、镇街、村级防汛责任人调整。推动实施“1833”联合指挥体系,落实“135”预警叫应机制,统筹做好梅汛期、台汛期等重点时段及局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强化基层“乡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

2.严守综合防灾减灾防线。推动40处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配备避灾室、淋浴室、折叠床、应急生活包等生活设施和应急物资;完善避灾场所可视化建设,提高联防联动能力。做好灾情报送和应急救助工作,督促指导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加强物资底数清查、维保更新。

3.持续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强森林防灭火宣传,切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统筹开展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森林防灭火高位监控部署,统筹林业部门推进全市引水灭火基础设施、森林防火巡护道和农村公路共同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做好春节、清明等重要防火节点以及高森林火险期森林防灭火工作,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形成动态跟踪和管控机制。

(四)重基础夯实,多点发力保素养提升

1.大力开展全民科普宣传。建立应知应会常态化宣传机制,清单化建立重点宣教事项,实现应急管理宣传共向发声、同向发力。开展全民安全素养提升活动,聚焦自救逃生、个体防护等安全基本知识,开展以“开学第一课、开工第一课、交房第一步、注册第一嘱、放映第一播、会前第一屏”等为主要载体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活动。精心组织森林防火宣传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重在群众参与和沉浸式体验,组织应急实战演练、情景式知识抢答、技能竞赛等多类型活动,寓教于乐、营造氛围。将应急科普宣传与“送文化下乡”活动、“送教上门”活动相结合,继续开展“千企万员”安全大培训活动,全年培训从业人员1.4万人次。

2.持续提升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常态化开展年轻干部内部轮训,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主题学习等活动,引导干部早思考、早研究、早计划,营造时时谋在先、事事干在前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多面型干部队伍。着眼干部队伍精气神优化提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优化考核制度,确保内部考核合理有效;按期组织工会团建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协作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和执行力。强化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及时挖掘敢想敢做敢当的有为年轻干部,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强化内部管理,坚持每日动态、科室周例会、局月例会制度,保障工作时效。

(五)重党建引领,履职担当保队伍素质

1.提高政治站位抓队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全力锻造一支廉勤并重的应急铁军。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政治思想防线。

2.聚焦严管厚爱抓干部。坚持党管干部,树立以鲜明用人导向为关键,全方位落实政绩观全链条闭环管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突出年轻干部培养,在干部“选育管用”上持续用力,拓宽学习提升渠道,全面落实关心关爱措施,用好及时奖励政策,形成厚爱激励机制,激发应急管理队伍整体活力。

3.强化日常管理抓纪律。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工作纪律督考,严格执行请假报批制度,切实提升单位软环境建设质量。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廉政风险排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突出行政审批、监管执法、项目招标等关键环节,严格日常监督,加强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