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走进诸暨 >>民俗民风

枫桥香榧采制技艺

2025-03-17 15:0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文广旅游局

榧树,原产中国,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出现在距今大约一亿七千万年的侏罗纪时代,堪称活化石。香榧是榧树中唯一经人工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诸暨香榧历史悠久,其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有1300余年。唐宋时期已经作为商品流通,说明当时已有成熟的加工技艺。至清代已加工成“双熜香榧”,并贴上“枫桥香榧”大红标签。

枫桥香榧采制技艺主要分采收、后熟、加工三大环节。《国朝三修诸暨县志》载:香榧“每生果,叠三节,每年采一节”。枫桥香榧成熟时已孕育着下一代幼果,禁忌击落法采收,上树采摘已成当地采收特色。枫桥香榧果仁含单宁,必须通过后熟处理才能食用,主要包括脱衣、堆存、清洗、晒制等过程。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双炒”和“双熜”两种工艺。炒制方法有带壳淡炒、带壳盐炒及脱衣椒盐等多种,诀窍在于火候的把握、炒制的时间及翻炒的频率等。

历代方志以及《本草纲目》等医书都有关于香榧食用、药用、材用价值的记载。

2012年6月,公布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