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2025-03-26 14:3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中心医院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结核病,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共同守护呼吸健康!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如骨骼、肠道、淋巴结等,但主要侵犯的是肺部、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造成肺结核。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其他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等。

咳嗽、咳痰超过半个月,或者痰中带血、咯血,应怀疑是否是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吐痰、打喷嚏或说话时,可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或痰液排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被感染者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发生结核病,以下人群感染后发病风险较高:

● 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 工作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中青年人

● 青春期学生

肺结核的危害有哪些?

● 健康危害: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病灶扩散,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 传染风险:可能将结核菌传染给家人、朋友等密切接触者。

● 治疗难度增加:不规范治疗或私自停药,可能导致复发或发展为耐药结核,治疗难度和疗程都会增加,治愈率下降。

如何主动发现肺结核?

● 重点人群:每年一次胸片检查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既往肺结核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通过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提前发现病灶。

● 高危人群:每年一次潜伏感染筛查

HIV/AIDS患者、患有矽肺/尘肺、肿瘤患者、尿毒症患者、器官或骨髓移植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结核感染筛查,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菌。筛查方法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或EC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 密切接触者:潜伏感染筛查和胸片检查双管齐下

与肺结核患者同吃、同住或一起工作学习的人群,建议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潜伏感染筛查和胸片检查。

如何预防肺结核?

● 早发现、早治疗:发现周围有疑似肺结核患者,应督促其及时就诊、进行抗结核治疗,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 定期胸片检查:重点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胸片检查,早期发现无症状病灶。

● 接种疫苗:婴幼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或减少重症结核。

●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经常开窗通风等。

● 预防治疗:结核潜伏感染者可到医院结核门诊(预防治疗门诊)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发病风险。

肺结核治疗机构及补助政策?

我市结核病定点医院及门诊为诸暨市人民医院(城西院区)结核门诊。在结核门诊登记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包括外地户籍患者)均可享受以下减免政策:

● 免费检查:治疗期间,对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3次痰涂片检查、3次肝功能常规检查、1次胸部CT检查。

● 免费药物:治疗期间,对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复合制剂怡诺尼康和异福片/胶囊两种抗结核药物(均为浙江省统一招投药品)。

● 医保报销:已缴纳绍兴市医疗保险的肺结核患者可享受肺结核门诊规定病种政策,由统筹基金报销75%。

行动起来,终结结核!

结核病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规范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甚至终结它。呼吁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老年人、糖尿患者、既往肺结核患者等重点和高危人群积极参加健康体检和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自己和家人健康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肺结核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是通过健康体检、手术前例行检查等通过胸片或CT被发现,这类患者被称为“无症状肺结核患者”。

(来源:健康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