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2025-04-10 17:13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 | 诸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蒋志祥 |
住所 |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暨阳北路27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00 | 期末数(万元) | 5.0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检验工作和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1056866292B | 举办单位 | 诸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场监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章程执行情况本单位章程执行情况良好,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各项工作责任明确,能够有序地开展工作。从决策到执行,都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工作中的不存在推诿和扯皮现象,工作效率较高。工作人员对章程都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高,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2、开展的业务活动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2024年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以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工作中心,以食品定量检测为为抓手,依托“四位一体”食品安全快检网络,有效保障食品安全。2024年依托农批农贸市场、校园配送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定性快检46.55万批次,发现阳性农产品757批次,100%开展了核查处置。结合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行动,全市有27家农产品市场、4家配送企业,1家第三方快检机构对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开展快检便民服务。完成食品定量检测5686批次,检出不合格230批次,不合格率为3.57%(不含餐具),不合格食品100%进行了闭环处置。开展化妆品监督抽检60批次,均合格。药品不良反应上报2073例,其中严重的398例,新的428例,新的+严重的826例(严比为19.2%、新严比为39.8%);完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650例;完成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203例。将27个农贸市场检测室和1个检测中心检测室设为便民服务点,为老百姓提供农产品免费检测服务。设立监测哨点53家,主要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镇乡街道食安办、农贸市场检测点,疾控中心,融媒体中心等,累计上报相关食品安全监测信息157条。3、百姓点检包括你点我检和你送我检。任务为1150批次(你点我检450批次、你送我检700批次)。全年完成你点我检469批次,完成你送我检1522批次,合计完成1991批次,完成率173.1%。开展食品快速免费检测现场活动共计18场次,包括9家市场、2个学校、2个镇乡、3个社区、315活动和珍珠节现场保障。为牵头做好局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检测中心加强了与省局、市局抽检处室以及局办公室、食品科、餐饮科、协调科、执法队等科室的工作沟通协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整治。一是发布了我市2023年度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编写了半年度和全年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报告。分别在1月、7月、12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二是重点对存在风险隐患的高风险农产品、春节食品、端午食品、中秋食品、校园食品等加强了监督抽检。三是检测中心会同食品生产流通科和基层所等组成专家组对近年来多批次不合格的3家企业和2家经营单位开展帮扶,帮助企业认真分析不合格原因,并督促落实整改意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闭环。针对全市流通环节农产品的快速检测,每月编制《全市食品流通环节检测结果分析》共12期,重点分析了农贸农批市场、校园配送企业、第三方快检单位的快检数量占比,不合格农产品的数量、品种,不合格原因以及消费建议等,分发给相关单位供监管参考。同时,通过快检数据的分析、筛选、预警,为食品的监督抽检提供了靶向性。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食品快速检测快法联动和阳性发现率不足食品快速检测与食品定量检测联动还不足,对快速检测的阳性农产品跟进执法抽检方面还需要出台相关制度。二是农贸市场和校园配送企业对农产品自检的阳性率发现率较低,导致全市层面的阳性发现率较低。二、不良反应和事件的上报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和事件的上报工作主要由卫健部门的医务人员来完成,医务人员应报尽报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上报的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科室对上报人员的培训与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卫健部门的沟通协调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三、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综合治理中心的实体化运作不足综合治理中心要在全市层面对食品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要在局内设的食品监管科室进行沟通协调。在各类沟通协调、会商、分析、预警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实体化运作不足。 |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食品安全检测工程被列为市政府的民生实事工程。食品检测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风险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完善食品监督抽检管理机制流程,积极推动食品快检、监督抽检、执法抽检“三检融合”新格局,全力构建科学、高效、精准、严密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按照抽检分离的要求,利用国抽平台和互联网+系统双随机对全市食品开展监督抽检5500批次,抽检对象覆盖食品生产单位、流通领域、餐饮领域。抽检品种主要包括食用农产品、2024年监督抽检和快检不合格食品、节日热点食品、校园食品、高风险食品、舆情食品和投诉举报食品等。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监督抽检,问题发现率力争3%。加大对食品抽检结果的分析研判,不断提升问题食品的发现能力,进一步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把问题发现率列入对各基层所的考核,加强抽检的靶向性,做好问题食品的风险隐患闭环工作。组成专家组对近年来多批次抽检不合格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技术帮扶工作,帮助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升产品质量。对我市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校园配送企业、大型商超和生鲜店等场所的经营单位开展快速检测40万批次,紧盯重点品种,检测项目主要为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和非法添加。充分发挥第三方快检能力,农产品的阳性发现率力争5‰。对发现的阳性食品100%开展后处理。规范提升26个农贸市场快检室,提升便民服务点的服务能力。加强支付宝内百姓点检小程序应用的宣传工作,继续做好百姓点检工作,为老百姓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对老百姓提供的抽检信息进行跟踪监督抽检。对每月的百姓点检活动地点进行延伸,除市场外,进社区、商超、学校、养老机构、机关食堂等。根据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一件事的工作要求,在我市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哨点50家,涵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检测机构、农批农贸市场、疾控中心、媒体、镇乡街道等。建立运行管理制度,规范监测标准与规范流程,指导督促哨点报送有效风险信息,提升监测效能。加强与卫健部门的沟通协调,开展上报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按上级考核要求上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督促医疗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应报尽报,严把报送质量关,确保考核目标的顺利完成。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