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科技城创新服务中心

2025-04-10 17:13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诸暨科技城创新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黄伟刚
住所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宝兴路暨阳财富大厦8楼
开办资金(万元)5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期末数(万元)5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承担企业科创服务;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推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81MB1N69174F举办单位诸暨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诸暨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承担区域内企业科技创新相关服务工作。(二)承担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承担新兴产业相关项目投产前项目落地、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等全过程服务工作。(三)承担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的衔接工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四)承担各类科创活动组织等具体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抓进度强配套。持续稳步推进海创服务中心、科创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海创服务中心项目主体结构11月全面结顶,工期提前50天;结合浣江实验室及招商引资要求,梳理使用功能需求,启动景观、室内装修等方案设计工作。科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二期场平工程,同步推进属地乡镇完成工程范围内坟墓迁移、山塘水库报废等政策处理工作。根据市有关资源处置政策,针对施工涉及多余资源,编制形成项目资源利用方案,提请属地乡镇处置多余土石资源;三期工程完成方案设计和土地农转用报批。启动未来小镇片区配套道路建设,结合规划实施时序和片区建设进程,对接海创服务中心、未来小镇东北侧房产地块周边道路方案设计前期工作。二是抓项目兴产业。紧紧围绕“231”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招引有规模体量、有创新含量、有带动能量的链主型企业。一是精准开展“叩门招商”。赴北京、上海、江苏、山西、河北等地主动拓展招商“朋友圈”,紧密链接高瓴资本等头部机构、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等中介机构、浙大北航等高校项目资源,先后与40余家企业、20余批客商洽谈合作。签约投资规模5亿元卫星领域项目2只,其中众星志连于11月11日成功发射“浣江1号”卫星,星目探宇参与研制的蛋白质结晶罐随天舟八号飞船于11月18日成功发射入轨。与中江科技集团合作投资50亿元建设海归小镇空天装备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协同开展“联动招商”。摸排浣东街道、陶朱街道、店口镇、应店街镇、姚江镇、次坞镇等乡镇的闲置厂房资源20余处,储备面积达50亩。联络驻外招商引智组摸排各驻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信息,共计走访企业59家、高校8所、产业园12处;与开发区经开创融平台共建诸暨市航空航天专项基金,首期投资1亿元,撬动50亿投资规模项目的天成益邦无人机地面方舱车制造项目落地。三是建联盟强共振。集聚17位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代表担任联盟理事,6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代表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成立诸暨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推动浣江实验室等高能平台与联盟成员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推动成果端技术转化。今年以来,实验室已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项目13项,合作金额393.9万元。累计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17家,注册资本超1.4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兴产业相关项目投产前项目落地推进的服务要进一步优化,要进一步引育优质项目。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加快打造精品工程。把海创服务中心项目打造成诸暨海归小镇首个地标性精品项目,计划2025年投资1.5亿元,全力推进幕墙、水电安装、消防等分部工程建设,根据浣江实验室等入驻项目落地需求,加快跟进功能区块装饰装修,确保海创服务中心项目2026年总体完工。加速推进科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投资1.5亿元,实施场地平整工程三期,预计形成工业用地约600亩。迅速推进重点项目周边约3公里市政道路配套建设。谋划实施科技城C区场地建设工程,根据市相关资源处置政策处置工程实施多余土石资源。二是大力引育优质项目。用好海归小镇“国字号”招牌,矩阵式宣传优质营商环境,不断扩大知名度。聚焦“231”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引行动,精准盯引标杆型链主企业,发挥赛思倍斯、天成益邦、弘飞空天、众星志连等已有整星整机制造企业带动作用,系统梳理企业上下游配套的关键环节,积极招引有意向的链主企业优质供应商和客商协同落地,力争实现“引进一个、集聚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态势,计划2025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用地产业项目至少1只。重点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高瓴资本与中江科技集团建设海归小镇空天装备产业园,建造适配航空航天企业的高标准厂房、研发办公、产业孵化及其他配套设施,联合龙头资本对入园项目作好研判、决策、服务工作,全力打造“拎包入驻”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坚持本土培育发展。围绕“229”产业链提升发展方案,加强与开发区、经信、发改、科技及属地镇街等兄弟单位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动态更新全市航空航天企业清单,按照已进入航空航天产业、意向进入航空航天产业、与航空航天产业相关等不同发展类别建好产业梯队。发挥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作用,牵头建好联盟活动开展机制,强化成员单位要素信息交流,推动企业与浣江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推荐优质本土企业加入浙江省航天技术联盟,争取在航空航天产业体系关键环节“卡位”、“补位”。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