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家国情怀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学子在“红色庄余霞”陈列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3 09:03
浏览次数:
4月12日,诸暨市“红色庄余霞”陈列馆迎来了一批青年学子,他们是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的师生,前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研学实践和采风活动。在“红色庄余霞”陈列馆杨狄明馆长精心安排下,通过沉浸式宣讲、互动式访谈与情景化学习等形式,深挖红色资源,厚植家国情怀,为参加省级红色文化视频大赛采集素材。
活动伊始,受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委派的该会宣讲团成员杨威林(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邀标兵宣讲员),以《铁血军魂 无悔青春》为题,通过“边走路边睡觉”“七缸子饭”“十三斤行李”“影视同期声”等鲜活故事,生动还原了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与英雄气概。长达三小时的宣讲中,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深刻体悟到战争年代的信仰力量。“课本上的历史‘活’了起来,我们更懂得了何为青年担当!”一名学生感慨道。
下午,陈列馆讲解员求恩琴带领师生系统参观,从“红色堡垒村”的感人事迹到“人民革命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文物、书信、影像等史料,立体呈现庄余霞村的红色印记。恰逢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副秘书长钱赛明陪同革命先辈杨光家属到访,学生们现场采访钱秘书长,探讨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要用青年话语让历史‘破圈’,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钱赛明如是建议。
活动中,学生团队拍摄了足够丰富的视频素材,涵盖口述历史、文物特写、场景还原等内容。离馆前,学生们在留言簿上写下“十三斤行李背起民族希望”“七缸饭量丈量信仰厚度”等感悟,表达思想洗礼后的坚定信念。据悉,团队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参赛视频,创新呈现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临走时,带队老师紧握杨馆长的手,激动地说:“这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实现了史料挖掘与精神传承的双重目标,有助青年学子在红色沃土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
编辑:(杨狄明)
信息来源: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