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城市,再燃“篮球之火”
■融媒体记者 章海男
露天球场、草根球队、乡村观众……承载着万众球迷的热切期待,新一届西施“村BA”揭幕在即。这一发轫于乡野的篮球赛事,以村之名,以球之势,让诸暨这座篮球城市,再次进入一个酣畅淋漓的新赛季。
厚积薄发,奔赴热爱
目前,第一阶段镇(街道)选拔赛共有327支队伍参赛,总场次约820场,队伍数和场次数都超往届。
一边是踊跃报名的空前盛况,另一边是赛前训练的热火朝天。“拼就行了,能赢100,不赢99。”“有时间就过来训练。”……这些天,全市各参赛队伍正抢抓赛前时间,磨合拉练、积极备战。自3月初以来,遍布全市各地的篮球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期。“场地天天爆满,都是为‘村BA’备战的村民。”暨南街道一球馆负责人黄伟飞告诉记者。
与当下这般火热场景对应的是,第二届“村BA”留下的骄人战绩:311支球队、超过4000名运动员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百万诸暨人民的呐喊与支持,线上线下超1.2亿人次观赛,全网点击量超2亿次,无不体现了篮球在诸暨扎根的深厚底蕴。
诸暨是全国首批、浙江省唯一的全国篮球城市,有着“无篮球,不诸暨”的基因。“村BA”赛事火热的背后,是诸暨人对篮球的长久热爱。据《诸暨县志》考证,1911年之前,诸暨的新式学堂就开设有篮球课,是我国最早开展篮球运动的地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使是诸暨的农村地区,篮球运动也异常兴盛,形成了“泥脚打球、光脚看球”的独特风景,并由此衍生出了较为专业的农民篮球队,一举夺得1956年浙江省首届农民篮球锦标赛冠军。
近年来,篮球运动在诸暨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精彩赛事的引入,更是培养了诸暨人打球、看球的热情。2020年以来的3个CBA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诸暨共承办800余场赛事,成为CBA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承办全明星周末和CBA全赛季比赛的城市。
诸暨还是全国“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拥有2251个篮球场。举办揭幕战的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体育馆,是诸暨最知名的专业篮球馆,也是CBA的举办场地。不久之后,目前省内单体规模最大、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十的顶级篮球中心——诸暨篮球中心将完成竣工备案,通过一些试运行赛,来完善功能。也有不少球迷许愿,希望新一届“村BA”总决赛能在新场馆举行,让更多的人能到现场观看精彩对决。
支点撬动,振兴乡村
一场球不止于赛场内,更在于赛场外的激荡:众多篮球场馆拔地而起、翻新改造,篮球赛事凝聚人心、聚拢人气……
这几天,马剑镇狮源村队的球员们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在自家村里的标准化篮球场上备训即将到来的镇级选拔赛。
去年,狮源村队在镇级比赛中夺魁,赢取了30万元和美乡村发展基金。“这笔赛事奖金也让村庄规划有了新方向。”狮源村党总支书记陈荷英告诉记者,拿到奖金以后,村“两委”会充分听取村民的需求和建议,用时三个月在近家山自然村新建了标准化篮球场,一改原先场地坑洼不平的旧貌,村民有了更好的健身娱乐场地。同时修缮了村部旁边的村道,村民出行也更安全便利。
“同从杭州、上海回来的小伙伴在家门口就能约球,围观的村民也更多了。有了新球场,大家对篮球的热爱度提升了,打球的体验感也更好了。”狮源村队队员边浩栋说,今年他们还是原班人马参赛,希望能带着家乡父老的期盼再拿个冠军。
对于去年“村BA”全市总冠军——应店街镇仕坂坞村队而言,如何让小小的篮球从茶余饭后的“乐子”变为探索发展的“路子”,成了他们一直思考的事。
仕坂坞村党总支书记杨明华在去年赛后的庆功宴上起了一个头:希望在村里建一座室内篮球馆,一来让热爱篮球的村民们有更好的场地训练、比赛,其次可以通过承接各种体育赛事,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这一提议在去年11月付诸实践,总投资700余万元的篮球馆正式开建。而这笔巨额资金全部由村民、爱心企业自发捐赠。
目前,仕坂坞村球馆的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绿化施工,预计将于5月中旬竣工。“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传承。球馆造好了,大家会有更强的积极性,村里一代代的篮球爱好者更会传好接力棒。”仕坂坞村篮球队球员杨彬说。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更多镇街、村社则抓住赛事机遇,做好“体育+”文章:赛场外的文创活动、地道小吃美食展销、传统节会,也为比赛增添了更多色彩。这些元素与农业研学、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前不久,璜山镇就将镇级层面的选拔赛时间提前,与当地传统的三月半庙会相结合,用赛事聚拢的人气,带动庙会经济。
开票即空,满载期待
4月15日下午3点,新一届西施“村BA”揭幕战门票准时开售。仅5分钟,甲票一售而空;不到一小时,乙票也售罄。而这部分门票收入将捐赠给揭幕赛的四支球队所在村,支持他们发展体育事业或培养“村BA”后备队伍。
有的球迷一直密切关注着新一届“村BA”赛事时间,有的球迷期待各球队的精彩表现,还有球迷想携亲带眷到场加油助威……从“为村争光”的朴素信念到“全民狂欢”的文体盛宴,揭幕战门票一售而空的背后,是认可、认同,更是期待。
为呈献一场更具诸暨特色的“村BA”赛事,赛事组委会成立工作专班,从后勤保障、赛事宣传、氛围营造、场地布置、安全保卫、医疗救护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中,寻找金点子、碰撞新灵感。
“我们坚持办赛为民、办赛悦民、办赛富民。从参赛队员的门槛设置到整体的赛程、赛制安排都充分考虑了群众的感受,让广大球迷都有机会在家门口感受篮球带来的魅力。在重要场次的比赛,推出形式新颖、群众喜爱的文娱活动,为篮球‘文艺赋美’,同时提供多业态的展销机会,依托赛事带来的人气,通过展销转化为财气。”赛事组委会副秘书长杨镔斌告诉记者,在第一阶段选拔赛中鼓励各镇街根据文旅项目推介、当地节会庙会、发展大会等活动合理安排赛事时间,打造“一镇一特色”个性化IP。在市级比赛期间,推出“超级周末”等具有辨识度的结合性展会,将诸暨旅游产品、非遗市集、公共品牌、小吃美食、房产汽车家电产品等进行系统性展销,不断解锁“体育+文旅+节会”的N种可能。
从晨曦微露的村口球场到夜幕下的城市体育馆,篮球击地的声响如同心跳般贯穿这座城市的脉搏。正是这份厚积薄发的底蕴、无与伦比的热爱,让诸暨“村BA”成就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的光辉荣耀,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品质体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案例。也让诸暨窥见小小的篮球也是“生产力”,它正作为撬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文明风尚提升的支点,不断绘制出一幅幅生动多彩、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画卷。
“3、2、1!”——诸暨又将进入“村BA”时间,让我们期待球场上每个转身跳投的弧线,不断勾勒出中国县域体育发展更美好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