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1/2025-164669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其他 |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4-16 |
文号: | 诸政办发〔2025〕6号 |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推进企业上市“凤凰行动”计划(2025-2030年)》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
《诸暨市推进企业上市“凤凰行动”计划(2025-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诸暨市推进企业上市“凤凰行动”计划
(2025-203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我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优、提质增效,发挥上市公司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围绕“培育企业上市”和“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经过6年(2025—2030年)努力,力争实现全市上市企业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在产业支撑、引领发展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企业上市数量迈上新台阶。每年动态保持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0家以上,力争到2030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23家,上市数量增长50%以上,实现三大证券交易所全覆盖。
二是上市公司质量实现新提升。盈利能力稳步提高,力争到2030年末上市公司整体营收较2024年末增长50%以上;投资回报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末总市值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
三是上市公司引领注入新活力。并购重组更加活跃,到2030年末累计交易总价值突破50亿元;产融实现深度融合,股债融资总额达600亿元,推动一批内生项目落地生根。
二、工作举措
(一)开展企业上市数量大突破行动
1.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紧扣制造强市“229”计划,统筹推进“雄鹰”“瞪羚”等行动,壮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支持境内外上市公司与我市开展合作,引进优质项目资源投资我市重点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不断壮大航空航天、智能视觉、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充实上市后备力量。(责任单位:经信局、科技局、卫生健康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开发委、镇乡<街道>)
2.充分挖掘上市后备资源。建立健全常态化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摸排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镇乡(街道)精准推荐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调整,并按照“起跑库”“加速库”“冲刺库”进行分层管理服务,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经信局、科技局、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开发委、镇乡<街道>)
3.深入开展企业上市培育。常态化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工作,增进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与各证券交易所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战略合作,为上市后备企业搭建上市辅导、考察学习、推广展示平台。支持企业加快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打牢首发上市基础。对列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各相关部门加强合规经营指引,防止“以罚代管”。(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经信局、科技局、开发委、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卫生健康局、人力社保局、综合执法局、消防救援局、镇乡<街道>)
4.切实做好上市协调服务。聚焦环保、税收、社保、不动产、金融担保等上市重点关注事项,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及时有效协调,积极服务指导,妥善排忧解难。推动使用企业信用报告代替上市合规证明,构建更为便利的企业上市服务环境。(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生态环境分局、税务局、人力社保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诸暨金融监管支局、镇乡<街道>)
(二)开展上市公司质量大跃升行动
5.助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建立并购标的发现和储备机制,加强我市重点产业领域项目的资源储备。健全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经营主体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推动优质上市公司加大对产业链项目的资源整合力度,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资产。(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镇乡<街道>)
6.推动上市公司产融结合。鼓励上市公司提高信用评级,支持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利用好证券市场、银行间市场融资工具,通过股票增发、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内生项目投资力度。(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诸暨金融监管支局)
7.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以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和诸暨G60创新港升级为契机,以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和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为依托,鼓励上市公司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合作共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创新人才、技术和项目等高端要素的重要枢纽,加快形成产业生态、构筑集群优势,发挥上市公司对市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经信局、科技局、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开发委)
(三)开展资源要素大保障行动
8.持续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对企业上市、再融资等募投项目以及并购项目,政府部门在立项、用地、能耗、环评等工作中给予重点保障。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增强投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作用,推动各投资平台形成资金合力,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支持重点产业和科创企业上市前的融资发展。(责任单位:发改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国资办>、开发委、国资公司、镇乡<街道>)
9.持续加强金融要素保障力度。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考评,引导信贷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推动金融机构为境内外资本运作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完善融资需求对接机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恳谈会、资本项目路演活动,提升金融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适配性。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建立高质量银担合作模式,加大对科创领域的担保支持力度。(责任单位:诸暨金融监管支局、市府办<金融>)
10.持续加强人才要素保障力度。紧扣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落实《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诸才云集”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协助引进一批具备国际国内领先学术技术水平的高精尖人才,试行创新强度大、人才强度大的“双强”企业重点人才保障服务举措,加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及优秀团队成员按规定落户,做好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经信局、科技局、公安局、建设局、人力社保局、教体局、卫生健康局)
(四)开展风险防范化解大出清行动
11.推动上市公司风险化解。实行上市公司风险清单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镇乡(街道)属地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引发的区域性风险。支持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参与上市公司风险化解。加强府院协调,落实最高院、中国证监会《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精神,为上市公司重整提供司法保障。(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财政局<国资办>、法院、司法局、镇乡<街道>)
12.做实上市公司风险防范。健全上市公司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实控人变更、流动性困难、注册地变更等重大事项,增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工作联系,掌握监管动态,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涉及国有资产参控上市公司的,国资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投资决策流程。(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国资办>、镇乡<街道>)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领导挂联上市公司、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制度和协调解困机制,重点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强化责任落实,各行业主管、要素保障部门要将上市培育、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做好相关要素保障;属地镇乡(街道)要配合金融工作部门做好资本市场相关工作;市府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加强对执业中介机构评先评优管理服务。提升考核质效,对各镇乡(街道)进行考核激励,按上市关键节点开展分阶段考核,同时,对发生重大破坏金融生态环境事件进行考核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