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新芽绽异香
■通讯员 唐祥
日前,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圆满落幕,中国代表团携带200多项发明参展,成绩斐然,共获得77项金奖(其中包括24项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96项银奖和55项铜奖。其中,由我市浣东街道盛兆坞一村陶家自然村选送的陶家茶——“浣纱·兰枞”荣获金奖。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上举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本届展会为期5天,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发明项目展示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创新成果。陶家茶能够在这片舞台上脱颖而出,离不开其背后独特的故事和精益求精的工艺。
据介绍,“浣纱·兰枞”所用的茶青叶全部来自陶家村毛山岗上一片树龄在50年以上的老茶树。这片茶树长期以来因村庄产业转型而无人管理,处于野生状态,树木在独立山岗中经年累月地日晒风吹,逐渐形成了深扎岩层、近三米深的根系结构,为茶叶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
陶家茶茶叶合作社社长陶奇浪回忆,2023年6月,他在一次偶然的踏查中发现了这片被灌木和杂草掩盖的老茶山,便组织村民对茶山进行清理,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在同年9月完成了第一批茶叶的试制。这批茶叶一经问世,便以其浓郁的花香和野性的口感赢得了村民的喜爱。
发现这批老茶树的潜力后,陶家村迅速将其视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他们邀请了来自江苏、云南、武夷山等地的多位茶叶专家前来考察。这些专家在实地勘查后,均认为这批老茶树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在他们的指导下,村民们不断调整工艺,结合现代制茶理念,最终研发出了具有独特口感与香气的“浣纱·兰枞”。
“它的滋味、口感有十足的野性。”来自云南农业大学、参与陶家茶研发工作的茶学硕士史寅骅介绍说,“我们在制茶过程中,特别强调自然农法,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让茶树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之后再进行一些加工工艺上的改进,将茶叶的花香表现得更为突出,力求在保持原生态风味的基础上提高产品品质。”
目前,陶家村已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从采摘、制作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高了茶叶附加值,还带动了村里大量闲置劳动力就业。盛兆坞一村党总支副书记陶国滨表示:“合作社的运作实现了农户与集体的双赢,不仅让茶叶走出深山,更把财富带进了村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