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88418/2025-165713 |
发布机构: | 市科技局 |
公开日期: | 2025-06-25 |
主办单位: | 科技局 |
诸暨市科技局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4号建议的答复
斯瑜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助力诸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03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诚如您所言,校地合作科创平台作为承载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地方研究院、技术转化中心等校地合作科创平台,聚焦航空航天、智能视觉、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先后引进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浣江实验室、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等3家高能级科创平台,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诸暨联合创新中心、中英(诸暨)国际技术转化中心、浙江省军地一体化先进技术转化中心等3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3+3”梯度发展的科创平台建设体系,并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管理运营模式、加强要素政策保障、开展财务绩效审计等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截止目前,6家共建科创平台开展技术合作项目75项,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2家,累计引进孵化科技企业39家,申请发明专利190件。其中浣江实验室入选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高能级科创平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省新型研发机构、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工作站等荣誉,与浙江大学共建全省微弱目标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成功发射自主研发的“浣江一号”卫星,连续两年获绍兴市共建研究院绩效评价优秀、2024年度绍兴市十大标杆性研究院及十大辨识度成果;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牵头承担省“尖兵”重大研发项目、获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教育实践基地、与杭州海康威视共建全省智能物联网络与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获批绍兴市新型研发机构,绿色电工材料及装备、电动飞行器高效电机等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港科广诸暨创新中心已举办港科大(广州)“红鸟挑战营”2场,在港科大(广州)校区内设立“诸暨岛”,引进落地产业化项目3个;中英(诸暨)国际技术转化中心完成首期场地装修,引进人才科创项目6个,并在英国议会大厦上议院举办诸暨市2025“丝路英才”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一、科创平台基本情况
序号 | 平台名称 | 共建单位 | 签约时间 | 类型 |
1 | 浣江实验室 |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022年8月 | 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创新平台 |
2 | 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 | 中俄联合实验室 | 2022年8月 | 新材料领域科研创新平台 |
3 | 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3年5月 | 网络安全领域科研创新平台 |
4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诸暨联合创新中心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2023年7月 |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5 | 中英(诸暨)国际技术转化中心 | 英国某知名机构 | 2024年10月 |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6 | 军地一体化先进技术转化中心 | 浙江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浙江省新时代军地一体化研究院 | 2025年1月 |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运营模式
完善科创平台建设管理及绩效评价机制,出台《诸暨市共建科创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深化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先发地的实施方案》等制度,建立以科技局为总牵头、其他部门(单位)紧密配合的引进管理体系和工作格局,推动经费包干、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等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分类提供筹建经费、科研设备经费、运行保障经费,明确科研创新、人才引进、技术合作、产业培育等年度量化考核指标,制定个性化绩效考核办法,将资金拨付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明确平台摘牌退出条件。
(二)加强要素保障,促进成果转化
采用“平台+基金+产业园”的模式,配套人才产业基金和产业园规划,充分利用共建高校资源引进相关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承接平台产业化项目,形成相互促进赋能的良性循环;建立人才双向流通机制,打造“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一体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更多研发团队、创新要素向平台集聚;支持平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管理公司,利用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参股孵化企业,并鼓励管理及技术骨干入股,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保障科创平台长期健康发展。
(三)开展专项审计,强化绩效考核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科创平台定期开展财务及绩效专项审计检查,对财务管理混乱或年度绩效评价不合格的创新平台进行约谈整改,不整改到位的不拨付资金,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平台视情降格或停止合作,涉及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督促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防资金使用不规范及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平台运行管理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预算编制、资源配置、项目实施、人才交流、考核评价等协同机制,加大共建高校创新资源导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运行;二是加强科创平台监管,对“三重一大”事件要及时报告主管单位并按流程提交平台理事会审议。每年两次进行财务审计,严格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并与资金拨付挂钩,对低效平台实行退出机制。
(二)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持续开展高能级科创平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行平台与成果完成人收益共享。支持平台利用知识产权、设备人员服务作价入股孵化引进的产业化项目,促进成果在当地转移转化;二是会同科技城建管办加快实施诸暨科技城海创服务中心2#、3#楼内部装修工程,按期完成浣江实验室搬迁工作。推进军地一体化先进技术转化中心首期场地及中英(诸暨)国际技术转化中心二期场地的装修改造,争取2025年招引入驻项目场地使用率70%以上。
(三)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及绍兴市关于科技金融有关要求,推动成立科创基金,支持有条件的科创平台联合社会资本、政府资金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共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二是充分发挥科创平台支撑服务功能,举办国际性创新创业大赛、学术高峰论坛等活动,加大诸暨宣传力度,对平台引进孵化的人才科创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三是构建全流程跟踪服务体系,聚焦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全生命周期,集成政策支持、资本对接、市场开拓等“一揽子”服务,强化要素支撑,加速推动人才科创项目落地落实、长高长壮。
诸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