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11/2025-166281 |
发布机构: | 市财政局(国资办) |
公开日期: | 2025-07-16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财政局(国资办) |
诸暨市财政局(国资办)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3号提案的答复
斯斌超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优化机制,布局新兴产业,共筑诸暨国资平台腾飞梦问题的提案(第2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管理体制,整合人才资源
国有企业优化管理体制和整合人才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带来得多维效益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更对国家战略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明确职能边界不仅能清晰划分国企和政府职责,更能进一步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真正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完善管理结构、整合人才资源能激活“人才红利”新动能,重构“组织基因”和“人才染色体”,为企业积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市国资办将从以下方面多措并举优化管理体制。一是优化国有企业综合考核体系,实行差异化、精细化考核,重点突出经营性绩效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的核心地位,着重考核经营性项目收益、经营性指标,助力国企将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自主市场化经营上来。二是深化国企监事会改革,积极推进财务总监外派制度,探索建立国企总审计师制度,逐步将外部有能力、国企真正需要的人才推向国企,进一步探索职业经理人聘任制的可行性。三是推动国企综合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与市纪委市监委联动协作,推进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紧跟省国资委、市国资委的步伐,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协同合作,积极推动“浙企廉”平台的推广运用。
二、关于整合资金资源,优化经营模式
国有企业整合资金资源、优化经营模式,不仅能够破解当前“小散弱”和债务高的困境,更能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重塑核心竞争力,使国企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与“发动机”。未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资金时间价值。积极调研分析先进地区的优秀做法,探索国企“资金池”,集中管理分散在各子公司的闲置资金,减少资金沉淀,实现跨企业、跨项目的灵活调配。二是探索国企多元化业务模式。优化国企产业布局,有效发挥国资公司作为主平台的带动作用,适当整合各国企重合业务,提升国企经营效率,实现区域特色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关业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领域的合理业务布局。三是积极推动国企经营性项目推进,在年度考核中突出经营性项目分值,让国企在思想与行动上双维度重视经营性项目推进。
三、关于锚定新兴产业,优化投融资结构
锚定新兴产业赛道与优化投融资体系,诸暨国企将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跨越,为打造“杭绍都市区新兴产业高地”提供核心支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是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支持将国有资本投向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支持国企以数智转型重构生产力,鼓励国企完善公共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实施数据资产入表,有序推动教育数据资产化、规范化、产业化,推动“西施数字人”研发,实现AI交互、景区导览等多场景应用。二是构建多元化融资模式,锚定“直接融资和中长期融资”主线,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机制,在积极发行各类传统债券、落地项目贷款的基础上,探索科创债、ABS、CMBS等新型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的同时优化融资结构。三是加强国企债务管控,针对近年严峻的国企融资形势,市国资办在保障国企资金需求的基础上,不折不扣完成省市要求的经营性债务压降计划,严格按照省市国企债务管控工作要求,每月形成并报送国企债务清单和债务情况分析。四是强化融资考核,明确融资主体责任,提高国企创新融资及互相合作的积极性,鼓励国企评级提升。
我们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实质性、务实型政策举措,全力推动我市国企改革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
斯斌超等同志,您们的建议体现了对我市发展的深切关注,我们期待未来能继续倾听您们的宝贵意见,也热忱欢迎您们今后积极参与我市国企改革工作,与我们共同探索更多创新路径,携手推动我市国企高质量发展。
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市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诸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2025年7月4日
承办人姓名:边玎超
联系电话:8701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