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88418/2025-166249 |
发布机构: | 诸暨市卫生健康局 |
公开日期: | 2025-07-17 |
主办单位: | 卫生健康局 |
会办单位: | 发改局 |
诸暨市卫生健康局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周梦榧委员:
您好!您所提出的“关于面对全市人口负增长,提出促进生育率的建议”(第127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所看到的我市出生人口及婚姻登记量双降现状,以及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市已连续五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出生人口形势非常严峻,与全国总体情况基本一致,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目前,我市虽然已出台三孩生育配套的各项支持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当下,我们正努力采取一系列促进生育率政策方面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积极营造婚育友好场景。强化舆论宣传力度,利用“5.15”国际家庭日、“7.11”世界人口日,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优生优育、婚育假期关爱女性健康、科学育儿讲座等各类婚育友好宣传活动,鼓励更多家庭“想生、敢生、愿生”。近年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通过《健康公开课》《青年说》等栏目,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诸暨日报、西施眼APP等媒体平台刊发《重磅!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出台》《破除年轻人生育烦恼》《鼓励家庭“想生敢生愿生”》等相关报道30余篇。民政局、工青妇等组织群团以多种形式积极主动推进婚育友好宣传引导、移风易俗等工作,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着力营造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逐步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发展,谋划编制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加快构建“5+X”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托育服务社区覆盖率77.78%、镇乡(街道)覆盖率100%。持续拓宽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全市共有托育机构22家、幼托一体服务机构89家、托育服务驿站32家,千人托位数达4.55个,总托位数达5691个,其中普惠托位数占比92.36%。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普惠托育补助735.05万元,其中建设补助562.66万元、运行补助172.39万元。积极推进医育结合,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14家。
三、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强化母婴安全保障,不断完善以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市级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落实孕产妇专案分类管理,规范开展妊娠风险评估,基层辖区孕产妇跟踪管理率达95%以上,高危孕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达100%。持续做好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评估试点工作,提升“两个中心”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2024年,全市孕产妇零死亡,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69‰、0.97‰、1.81‰。持续开展全市妇女“两癌”筛查, 合计26223名适龄妇女完成两癌筛查,推动“两癌”早发现、早治疗。全面落实儿童保健管理,全面开展体格检查、视力筛查、发育评估、健康指导,3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为99.00%、98.71%。
四、努力降低生育成本。落实失业保险生育补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女性生育子女的,一次性补助失业保险金。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及支付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与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医保支付范围中新增17项辅助生育项目。2024年,我市参加生育保险33.44万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8.16万人;享受生育津贴待遇6853人次,发放生育津贴20868万元;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140万人次,支付生育医疗费用25359万元。保障非婚生育妇女合法权益,将非婚生育妇女纳入生育保险待遇保障范围,按照国家规定产假天数计发生育津贴,已为25名非婚产妇发放生育津贴55万元。
五、着眼降低教育养育成本。严格执行“长幼随学”政策,减轻二孩、三孩家庭教育负担,做到义务段学校、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充分合理利用学前教育资源,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形成城乡覆盖、质量保障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4年新投用幼儿园2个、移交小区配套幼儿园2个,全市80个幼儿园提供托位3400个,其中28个幼儿园招收托儿336人。全域推进省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建设,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校,携手乡镇初中、小学为成员校,采取“1+N”方式,在全市义务教育段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10个。落实孤儿及困境儿童兜底保障,将儿童孤独症、癫痫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管理,0到7周岁残疾儿童在定点机构康复后每年最高可享受2.4万元补助,其中孤独症儿童每年最高可享受3万元补助,2024年财政补助达672.86万元。
六、加大多孩家庭住房保障。精准做好对二孩、三孩家庭住房政策给予支持。支持二孩、三孩家庭优先配租保障性租赁住房,2024年,共对1户二孩家庭,5户三孩家庭进行优先配租,减免租金15073.31元。实施多孩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2024年,享受政策二孩家庭21户,贷款2250万。
以上是我市在促进生育率优化生育政策方面所做的努力。促进生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建立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需要多方面发力,包括家庭、社会、市场、政府一同努力,各方共同参与,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下阶段,我们将一直持续关注出生率下降的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对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衷心感谢您们对人口均衡发展工作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相信在您和更多有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婚育环境在政策、社会氛围、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能得到显著改善,形成浓厚的婚育友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