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5-166328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公开日期: 2025-07-18
主办单位: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18 浏览次数: 字体:[ ]

王钻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校园餐”质量,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议(第1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诸暨市教体局十分重视“校园餐”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联合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拉升营养质量“高线”。

一、着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筑牢食安“底线”。

(一)构建多维共治监管体系。各校严格开展"清单式"自查自纠,即查即改形成问题整改双清单。教体局建立"双轨并行"督导机制:纵向构建“班子成员包片区、科室单位联校园”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横向实施“四不两直”飞行检查制度,局领导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依托“食安智治”数字化平台,对食材采购、冷链运输、智能仓储、规范加工、科学留样、餐具消杀等关键环节实施全流程智控,及时发现并整改食堂安全隐患,实现食品安全全周期闭环管理。

(二)靶向攻坚食安薄弱环节。针对“三防”设施不完备、洗消流程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实施“设施升级+智慧监管+机制创新”三位一体治理工程。专项开展“三防”设施改造行动,构建“物理隔离+智能监测”防护体系;2024年将洗消保洁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950万元推进“阳光洗消”计划,为58所学校标配独立消毒间及热风循环消杀系统,引进全自动洗碗机49套,打造“分拣-清洗-消毒-保洁”全流程标准化作业链。2025年继续投入350万元为300人以上学校食堂配备洗碗机。通过硬件迭代与流程再造,实现餐饮具抽检合格率大幅提升,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三)以创促食安再提升。围绕学校食堂“提档升级”这一目标,构建三阶跃升体系驱动食安提升,实施"基础达标+示范引领+精品锻造"递进式创建模式。目前全市A级食堂达165所(达标率66%),B级食堂100%覆盖,“A级”学校食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省前列。在2024年创成省级示范食堂16所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创16所,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打造“精品食堂”10家,引领推动全市学校食堂硬件提升、操作规范、风险防控、“营养计划”再上新台阶。

二、着力开展师生伙食质量提升行动,拉升质量“高线”。

(一)构建全域统配体系。实施“四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品牌准入、统一数字监管、统一溯源公示),建立学校食材集中配送阳光招标机制,精选浙农华盛、诸暨永宁弟兄、浙江杨大妈、杭州田旺4家优质企业。严格实行“品牌目录库+动态准入”机制,杜绝成品、半成品、预制菜等进入学校食堂,依托智治平台实现学校在线点单、全程留痕。依托区块链存证技术构建全链条溯源体系,确保信息真实并不可篡改,可扫码查看食材溯源信息。  

(二)实施营养餐品质提升工程。构建"科学配餐+专业赋能+智慧服务"三维食育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季节开发借鉴一批成本合理、科学营养的菜谱供学校选择;实施"双线并进"人才培育计划,依托116名持证营养指导员开展膳食指导,加强从业人员营养学知识普及和烹饪技法培训,创新菜品研发,提升口味与多样性;逐步推行智慧化订餐服务,让学生和家长根据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套餐组合。同步建立"按需备餐"机制,从源头减少浪费。针对特殊饮食需求,设置定制化选项,实现"科学膳食"与"个性服务"双提升,打造更贴心、更高效的校园供餐体系。

(三)打造更开放民主监督机制。已建立规范化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机制,制定规范化监督流程,实施“每月15日监督报告日”制度;推行“阳光厨房”全程可视化监督,通过食堂监控大屏或手机监督后厨操作、食材加工及餐具消毒过程,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深化"1+N"社会监督网络,设立食堂开放日,通过学校领导陪餐、家长陪餐,设立线上线下“意见箱”等途径,畅通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投诉反馈建议渠道。定期组织开展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的学校食堂工作满意度测评,2025年1月,全市学校食堂满意率达 97.73%。努力形成“实时可视、全程可溯、社会可评”的食安高质量治理新格局。

(四)构建科学膳食的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调研困难家庭学生营养餐政策执行效果,系统构建包餐制与点餐制相结合的差异化营养餐标准体系。深化落实师生分账独立核算、同菜同质工作机制,拟订伙食管理指导意见,切实防范挤占学生伙食情况发生。创新建立膳食成本预警干预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食材采购、餐标执行等关键环节,确保学生膳食资金专款专用、足额保障。


信息来源: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