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88418/2025-166398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游局 |
公开日期: | 2025-07-23 |
主办单位: | 市文广旅游局 |
诸暨市文广旅游局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 042号建议的答复
陈大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诸暨市打造“西施”IP促进旅游发展的建议》(第0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西施文化活起来。近年来,我们立足西施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诸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深入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溯源西施文化脉络,加强特色文化研究,实现转化利用。完成了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与保护研究项目试点课题《西施传说》,西施文化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西施故里“一江两岸”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西施IP对外营销宣传矩阵,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组织开展“跟着西施游诸暨”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系列工作,先后赴香港、苏州、上海等地举办“遇见西施遇见美”文旅推介会,打造苎萝市集、西施家宴等文旅特色品牌,邀请文旅达人房琪、张力视觉等来诸体验式营销,推出文旅短视频《东坡遇西施》,并在央视新闻、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
(二)推动西施元素潮起来。聚焦“年轻游客来诸消费”,着力推动西施文化元素融入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打造引流消费新空间。在活动品牌打造上,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理念,立足“西施”IP,紧扣年轻市场客群需求,推动重大赛事、展会和旅游活动一并谋划、一体开展,通过“西施+体育”“西施+音乐”“西施+美食”等,先后打造了西施音乐节、西施马拉松、西施“村BA”、浙BA、西子集等一批特色活动,有效延伸文旅产业链。1-6月,全市共接待游客818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游客422.1万人次,排名绍兴市首位。在精品演艺培育上,通过多维度挖掘呈现“西施”IP活力,打造推出大型原创舞剧《西施》进行全国巡演,目前已完成10个省份23个城市近60场的巡演,并登上国家大剧院演出,斩获韩国戏剧节三大奖项。此外,今年,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创排《西施断缆》青春版,目前已完成首演。
(三)推动西施故里靓起来。围绕西施故里旅游区核心大景区建设,积极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已实施东片区改造提升和西片区拓展等相关工程。目前东片区已上新一尺花园、绿茶餐厅等一批新业态,与《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梦寻西施》沉浸式演出等特色演艺项目共同构筑了“一江两岸”城市夜游新空间,有效激发夜间消费新活力。浣纱江夜游先后入选浙江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优秀案例、浙江省2025年大视听“爆款”重点培育项目。西片区西施故里二期项目规划正在修订完善中,已吸收代表提出的相关建议意见。
(四)推动要素保障实起来。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修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条款,明确旅行社带团过夜游、景区开设演艺项目等专项奖补举措,2024年度已累计兑现资金1000余万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开展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及强制消费等问题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对全市旅行社、旅行社分社、服务网点及专职导游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开展旅行社体检式入企服务15家次,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3家次,已办理“安排未取得导游证的人员提供导游服务”等旅游类案件3起。正在探索网红打卡地(野景点)监管模式,护航我市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文广旅游局坚持“文旅+城市”,持续深耕“西施”IP,不断提升“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城市品牌影响力,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带路。深入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项目建设,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利用,挖掘西施东方美学内涵价值,高标准打造西施故里二期,通过景区改造、景观塑造、业态提升等途径,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诸暨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擦亮西施文化标识。
(二)活动开路。精心谋划一批特色活动,深化“跟着西施游诸暨”主题形象营销推广,通过精品线路串联、“国有景区免费游”政策福利、组合套餐等多措并举,做好重大活动流量转化文章,推动“头回客”变“回头客”。
(三)精品走路。立足传统戏曲传承发展,提升文艺创作能力,推动“西施”主题文艺精品打造,创排《西施断缆》青春版等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激发青春戏曲活力。同时,发挥西施大剧院保利院线资源优势,引进一批现象级精品演出,探索“演艺+文旅”新模式,拓宽西施IP传播新路径。
(四)安全有路。发挥市旅游专委办牵头抓总作用,推动文旅行业常态化监管与联合执法检查“两手抓、两手硬”,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检查。探索网红打卡地(野景点)监管模式,建立动态名册,开展风险评估,实行分级管理。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倡导文明旅游、安全出行,全面塑造“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良好城市服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