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合称四大慢性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市居民死亡原因中高居第四位。由于知晓率低、起病隐匿、肺功能检查率低等因素,使慢阻肺成为严重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近年来,我市聚焦“早、融、实”三字要诀,围绕医防融合、防治体系建设、基层能力提升、民生实事项目政策配套等方面积极探索,打出一套覆盖慢阻肺“筛查-诊断-管理-服务”全流程的防治组合拳。自2022年起,接连开展了省级“三免三惠”慢阻肺筛查项目、国家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简称早合项目)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工作。2024年下半年,更是在全市范围开展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有力推动慢呼疾病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早”字上提站位,关口前移强筛查
我市积极改变被动就医模式,主动将筛查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自2022年起,以实施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为契机,相继为全市23家基层医疗单位配备便携式肺功能仪,实现基层医疗单位设备全覆盖。同年,根据浙江省重点人群慢阻肺免费筛查方案,我市立即制订下发《诸暨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费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对全市23个镇乡(街道)65~74周岁居民开展慢阻肺免费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慢阻肺问卷筛查6万余人,完成肺功能检查1.6万余人。2023年,我市成为国家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试点。项目承担单位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同山镇卫生院,对辖区内35~74周岁居民开展肺功能检查、分级分类综合干预和随访工作。截至目前,已对1300多名慢阻肺高危人群开展随访干预工作。
“融”字上做文章,资源整合惠民生
从省级“三免三惠”慢阻肺免费筛查项目,到国家慢阻肺早合项目,再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工作,我市在基层慢阻肺规范管理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4年,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优先将筛查出的35周岁以上明确诊断为慢阻肺病的患者纳入管理范畴,为这些患者提供包括慢阻肺专项建档、季度定期随访评估、个性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康复训练建议、双向转诊协调等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同时,组建由呼吸内科医生高度参与、联村医生和公卫科医生有力支撑的基层团队,为慢阻肺患者开展全流程的规范管理服务,让惠民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实”字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提质效
为扎实推进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项目在基层落地见效,切实提高基层业务能力,市卫健局牵头召开诸暨市国家基本公卫项目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培训会。市呼吸防办专家从慢阻肺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评估、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管理以及基层常用药物指导等方面展开讲解,带领全市相关医务工作者全面、深入地认识慢阻肺病;疾控专家对慢阻肺患者健康服务规范展开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对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强调要确保项目开展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为提升防治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下来,市卫健局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着力深化三方面工作,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呼吸专科服务能力,深化医防融合,构建“筛-诊-管-防”一体化慢阻肺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逐步将该模式拓展至哮喘等更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守护市民呼吸健康、建设健康城市构筑更加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