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5-166533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公开日期: 2025-07-30
主办单位: 诸暨市民政局

诸暨市民政局关于诸暨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第82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崔盈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补齐家庭看护技能短板让“老有所依”的建议》(第8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诸暨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34.719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2.58%,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其中,绝大多数老年人为居家养老。近年来,我市围绕“家门口幸福养老”总体规划,着力构建“1+26+594”的立体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成1家市级养老服务中心、26家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94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居家养老阵地镇村全覆盖,把老年助餐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来抓,全市累计建成爱心食堂300余家,助餐服务覆盖全市85%的村(社区),日均服务1.5万名老人。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全市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24.87人。

二、主要做法

(一)将家庭护理培训服务列入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等级评定内容。各镇乡(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方式,由镇街委托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运行,并以站点为枢纽,辐射属地所有行政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为有效满足老年人家庭居家照护服务需求,市民政局将护理培训服务列入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年度等级评定内容,要求各中心广泛开展家庭护理人员培训,为高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护理、康复、照顾服务技术指导和帮助,每个站点每年培训班次不少于5次,培训人数不少于200人。

(二)优化养老护理培训内容及形式。民政局牵头为有培训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或个人对接培训机构,利用现有诸暨市养老服务中心为绍兴护士学校、诸暨市博涵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地。培训机构为养老护理人员开设职业道德、老年人生活照料、老年人基础护理、老年人康复护理等培训课程。培训采取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均按人社部门要求课时授课,时长6小时起,其中理论培训占培训时长的20%,实操占培训时长的80%,培训时长因学员学习能力差异可增加。为了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市民政局根据2025年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人员”有关要求,积极与市红十字会开展合作,整合培训场地、时间等资源,做到养老护理与应急救护培训有效衔接,确保在尽量短的培训时间内通过培训获利双证,目前全市已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人员251人,后续将继续为有培训需求的人员开设培训课程。

(三)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为特殊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2025年6月1日起,诸暨市正式施行养老服务“爱心卡”政策,以经济困难、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电子消费积分“爱心分”,用于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服务。民政局依法选定“爱心卡”服务机构(企业)开展服务,并要求各机构(企业)对招聘的上门服务人员进行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项目须持有养老护理员证方能开展上门照护服务,进一步补齐家庭成员看护技能缺失的短板。

(四)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政策保障力度。贯彻落实《关于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的若干意见》(绍市民〔2025〕35 号),进一步加强持证养老护理人员特殊岗位津贴等政策保障。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与养老服务机构互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培训基地。对报考全市高等、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含技工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学生,愿意与院校、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承诺毕业后在签约机构服务期限不少于3年的,经向民政部门备案,可按不高于 500 元/人/月的标准,享受每学年10个月的定向培养补助(按实际在校月份折算)。组织或参加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按规定落实获奖选手奖励、技能等级晋升等激励措施。开展家庭照护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提升养老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同度。

尊敬的委员,非常感谢你们对养老服务的关注,我们将根据你们提出的建议,积极创造条件,为提升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不懈努力。衷心希望继续关注,为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诸暨市民政局

2025年7月28日

承办人姓名:张伟恩

联系电话:89002652

32.关于诸暨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第82号)的答复.pdf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