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部门动态

69岁老人中暑昏迷在野外 “四步法”教你高温下急救

2025-07-30 09: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日报

融媒体记者 楼婷 通讯员 寿珂

“快来啊,我老伴在割草时突然昏迷了,我们在店口镇侠父村山上的水果基地这边……”日前的上午10点06分,市120调度急救指挥中心接到求助电话,调度员立即调派姚江急救站点执行任务。

急救医生齐盼盼、急救护士郭建林、急救驾驶员傅建勇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救护车到达侠父山的半山腰,因为道路崎岖再也无法前进,3人只得下车后步行往上,茂密的灌木丛交织成网,碎石与陡坡遍布其间。

当天,户外气温已飙升至38℃,地面温度接近41℃,连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可急救人员不敢有丝毫耽搁,背着担架、急救设备以及物品,艰难地扒开齐腰高的杂草一路寻找。最终,在家属的指引下找到了被困老人。

齐医生了解到,患者姓蔡,69岁。在为他进行检查后,初步诊断为中暑、电解质紊乱,立即予以冰块物理降温,开通静脉通路补液、吸氧。现场救治后,老人意识转清,但仍有胸闷气促、头晕乏力,病情依然危急。但由于山路过于陡峭,无法安全将老人抬下山,急救医护人员只得拨打了119寻求救助。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众人合力将老人抬下山并转送至救护车上。

11点21分,老人上车。11点35分,救护车将其安全送至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据悉,经过救治,老人已经平安出院回家。

之前,记者科普了躲、补、凉、护“四字诀”,教你安然度夏。今天,一起来学习遇到户外中暑者需要掌握的现场急救“四步法”——移、降、补、送。

“移”字脱离险境。首先要做的,是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像树荫下、空调房等,让其平卧休息,避免阳光直射。

“降”字快速降温。解开患者衣物,用冷水喷洒或湿毛巾擦拭全身,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最好用扇子加速散热,或冰袋置于大血管区域,目标是快速降低核心体温。

“补”字摄入液体。如果患者清醒且无呕吐,可以给予含少量盐分的清凉饮料,如运动饮料、淡盐水,小口慢饮。注意,禁止给意识不清或呕吐者喂水,容易窒息。

“送”字紧急就医。在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后,患者症状依旧没有缓解,请立即拨打120,等待救援时要持续降温,不可中断,尤其是热射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