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6002012/2025-166122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公开日期: 2025-07-09
主办单位: 诸暨市人力社保局

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9 浏览次数: 字体:[ ]

吴国强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深化技术升级提升人才新质生产力的提案(第19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并会商市教体局,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情况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过政策支持、技能培训、竞赛比武等多元化方式深化技能培训,提升人才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出台《诸暨市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构建以技能培育体系、技能创富体系、技能生态体系为支柱的政策框架。以健全的技能人才协同培育机制,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培训院校、具备自主评价资质的企业等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劳动者主体、部门共育共评、社会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培育格局。此外,我市精心打造“市级赛+行业赛+企业赛”三级赛事矩阵,为提升人才新质生产力搭建各类技能提升舞台。今年,诸暨市将承办1场省级竞赛、6场绍兴市级竞赛,计划举办20场诸暨市级竞赛,既包含了半导体装调、工业机器人操作、碳排放管理等前沿科技领域,还涉及了电子竞技运营、互联网营销等新职业赛道,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截至目前,已组织茶叶加工工等职业技能竞赛5场,吸引1000余人报名参赛。

二是打造多元培育体系,夯实人才成长基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政府补贴性培等多元培训供给体系。同时,扎实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依托诸暨市职工学校、社区教育学校、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工坊”等现有阵地,因地制宜打造4个技能培训中心、4个技能型乡村和10个技能培训驿站。以“全员提技”为目标,创新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如大唐街道“红袜子”共富工坊技能培训驿站将袜业车间引入培训驿站,并设置政策咨询、就业介绍窗口,实现“家门口”培训。陶朱街道文种社区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引进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培训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展技能培训1.84万余人次,其中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占比超50%,达9500余人次。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人才精准对接。推动暨阳学院大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工作,深化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先后挂牌成立中国大唐袜艺学院、中国珍珠学院、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三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和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需求,依托龙头企业,探索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鼓励企业与职技院校、行业协会共建实训基地,推广朗讯芯云新质产教融合研究院整合园区、企业和院校资源,实施“芯才”“芯耀”“芯辉”计划的创新做法,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二、下步计划

一是优化中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市教体局聚焦产业需求优专业,对标智能装备制造、金属材料加工、珍珠袜业等主导产业以及次坞打面、棕编、同山烧等10余种本土非遗课程,不断优化调整本地中职院校专业布局。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职教中心、技师学院、工业职校、护士学校与区域龙头企业、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市人社局以诸暨技师学院为重点,着力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积极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健全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二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一方面,建立我市“229”产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与行业协会、企业、联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定期收集并分析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预测未来技能人才需求的趋势和变化,动态调整培训计划,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发挥海亮股份、盾安人工环境“新八级工”制度试点优势,稳步开展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工作,突破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为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铺就职业通道。同时,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由市人社局发布薪酬指引,引导企业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如建议给予创新成果突出的人才股权奖励、绩效奖金等,激发人才创新积极性。鼓励领航企业发挥社会责任担当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维护企业社会形象。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讲好“技能故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好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浙江工匠等选树与培育工作,不断完善工匠培养、选树、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工匠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让优秀的技能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

再次感谢委员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支持,并欢迎提出更多的意见建议。

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日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