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7/2025-167022 |
发布机构: | 市公安局 |
公开日期: | 2025-08-22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公安局 |
诸暨市公安局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7号建议的答复
马洪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的建议(第37号)已收悉,该建议为我市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现将相关建议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电动自行车由于其自身的方便、灵活、省力、快捷等特性,是使用量最大的交通工具,但因电动自行车驾驶门槛低,驾驶人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逆行、闯红灯、不按车道行驶和非法改装等违法现象随处可见。目前我市电动自行车管理难点较大,引发交通事故较多,急需解决交通管理瓶颈,提升管控能力。
一、深化数字化管理,实现精准高效管控
我局交警大队紧扣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在源头管控环节,推广应用内嵌 “RFID” 芯片的数字号牌,通过上牌登记将车辆、电池、车主信息集成绑定,实现 “码芯合一” 全生命周期监管。目前,全市 109 家销售点已升级为 “数字门店”,推行 “带牌销售” 便民服务,联合人保等多方推出数字号牌免费安装、车辆保险赠送等优惠,推动 12.8 万余辆电动自行车完成数字号牌安装,新增车辆保险与号牌实现 100% 覆盖,车辆底数、分布及车主信息实现精准掌握。
在动态监管方面,创新运用射视频一体感知技术,通过视频识别违法行为、射频感知车辆身份,在 10 个示范路口开展学习打标,后续将逐步推广至全市。针对复杂路口,以移动式射视频一体机补足感知盲区。同时,加快推进电动二轮车违法行为非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明确违法数据分类处置标准:首次轻微违法予以教育提醒;两次及以上或严重违法行为(如违法载人、闯红灯等),在依法处罚基础上,联动属地镇街开展重点宣教,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二、强化部门协同,严抓源头治理
我局交警大队联合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构建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常态化整治机制。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10 次,覆盖 42 家销售商家,查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违法载人等各类违法行为 4 万起,依法取缔 5 家非法改装商家,形成有力震慑。后续将持续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执法联动,定期开展 “双随机” 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改装、销售超标车辆等违法行为,从源头切断安全隐患传播链。
三、创新宣传形式,提升教育实效
自 2022 年8月起,我市在电动自行车上牌环节嵌入交通安全教育流程,要求车主办理 “码牌合一” 数字化车牌时观看包含法律法规、事故案例的宣传视频,目前已有 12.8万名车主接受教育。下一步,我们将从三方面优化宣传工作:一是更新宣传视频内容,增加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模块,提升教育吸引力;二是拓展宣传渠道,联合社区、学校、企业开展 “面对面” 宣讲,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普法专题;三是建立宣传效果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推动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感谢您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关注!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持续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不断提升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如您对后续工作有其他意见,欢迎随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