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88418/2025-166617 |
发布机构: |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公开日期: | 2025-08-04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马燕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两链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的提案(第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两链融合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情况
据统计,2024年1-12月全市规上战略新兴产业在库企业341家,实现规上产值818.98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规上比重46.7%。其中,智能视觉产业平台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是全省唯一一个以“智能视觉”为方向的新产业平台,同时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新质业态初步显现,科技城、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等建设加快。
一是以新动能谋求新突破。实施智能视觉“启明星”行动,推进杭州港三期开园,举办2024年智能视觉产业大会、第四届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球创业大赛智能视觉专项赛。实施“诸才云集”伙伴计划2.0版,创新推出“一套专项政策、一大产业基金、一批科创飞地”等六个一智能视觉专项政策。健全完善“平台+基金+实验室”运行范式,以浣江实验室、西交研究院、中俄国际实验室等产业智库助力未来产业“强筋壮骨”。整链招引智能视觉产业,成立全国首个智能视觉产业联盟,汇聚越芯半导体、速腾聚创等一批细分领域国内龙头企业,2024年智能视觉产业平台规上总产值为204.3亿元,同比增长28.3%。
二是以新智造激发新活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紧扣“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迭代升级主线,纵深推进全行业数字化改造,数实融合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稳居全省第一梯队行列;袜业先后列入省产业集群新智造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袜业产业大脑列入省级试点;袜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列入省级创建培育名单;11家企业入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累计完成创建13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全兴精工获评工信部5G全连接工厂;海亮股份列入省未来工厂试点,被认定为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开通5G基站超过4000个。2021-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47.44亿元增长到101.03亿元,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数从44家到112家,产值从123.77亿元到213.01亿元,均实现大幅增长。
三是以新机制拓展新增量。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竞赛年”活动,创设招商指挥部,出台招商项目异地共享激励办法,实施“诸商回归”工程,一季度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市领导带队集中一个月时间走遍1390家规上工业企业,摸排推进亿元以上内生项目144个、总投资6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亿元、占制造业年度投资的1/3。优化“数据得地”模型,5大维度10条标准量化筛评,首批14个重大项目自动生成得地顺序,精准快速匹配965亩土地,仅用半天时间现场开会把虚拟红线划给企业先行开展设计,一般产业投资项目比常规提前3个月投产。谋划打造集群化引育产业的承载空间,5平方公里的海归小镇主招空天装备新材料项目;7平方公里的中国视觉之城已完成土地征迁、规划编制,首批4个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高湖未来新区抢抓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工程契机,已调出原蓄滞洪区空间5平方公里,一批总部经济项目正在洽谈;规划建设2600亩的同山烧、刺绣机等5个块状经济未来产业社区,引进、洽谈产业项目35个。
四是以新路径培育新梯队。更加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按照“头部企业链主化、制造业企业平台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方向,健全完善“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全链条培育,大力实施首台(套)装备工程化攻关,推动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国产替代进口。2024年,全市新增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浙江省民营经济总部领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0家、“创新中小”56家,入选省级卓越工程师1人。全兴精工5G全连接工厂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菲达环保“1350MW级机组配套超大型电除尘器”新获国际首台(套),成为绍兴国际首台(套)“零”的突破。弘德新材料获第九届“创客中国”浙江赛区暨“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镨美科获得2024 年度浙江省管理现代化企业认定,均实现新突破。举办“小巨人”申报集中辅导活动,获得重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9家,争得省支持资金810万元,认定企业数和争取资金均居绍兴第1;2025年度首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12家,居绍兴第1。坚持擦亮具有诸暨辨识度的企业家形象,把“木柁精神”根植企业发展、融入言行举止,打造“诸暨牌”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组织企业家赴深圳市考察学习,实地调研创新高地的先进经验做法,充分感受头部企业的蓬勃发展活力。
二、结合代表建议后的工作打算
(一)以产业为主场,打造新质生产力先发地
一是推进实施“229”产业提能行动。紧扣制造强市“229”计划,全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广泛影响力的先进智造业引领区。巩固提升精密制造(汽车零部件)、时尚袜艺、纺织服装、美丽珍珠、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细分领域特色优势,争创省级、国家级各类先进集群和基地;强化“链长+链主”制,加速打造金属材料加工等千亿产业集群和创新打造未来产业社区;围绕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健全“源头创新、孵化裂变、群链发展”培育链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二是推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行动。聚焦时尚袜艺、金属加工、汽配、纺织、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珍珠等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珍珠养殖生态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提取土地出让金的0.5%作为“腾笼换鸟”专项资金,盘活存量资源要素。三是推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行动。依托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产业链“鱼骨图”,持续实施靶向招商,重点招引新兴赛道头部标志性企业和我市上下游短板环节企业,持续点燃新引擎、激发新动能、打造新坐标。推进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千亿级“亚洲铜谷”;加快航空航天装备“新星”产业群培育,打造国内有竞争力和知名度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二)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创新企业集聚地
一是深化企业主导产学研融通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全面参与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校院企共建互建。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结对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校地共建平台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二是深化创新驱动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深化“小升规”培育行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加快构建“雄鹰企业领头,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压仓,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筑基”雁阵梯队;大力引育研发制造一体化领军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三是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各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支持中小企业针对大企业配套需求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大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资源共享、渠道共享、要素开放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融入创新链产业链。鼓励大企业首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专利密集型产品。支持对产业提升有赋能作用的平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场景创新。
(三)以市场为主导,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地
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围绕构建“229”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完善企业主导的技术需求凝练和组织实施机制,深化创新“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明确目标导向,强化过程管理,每年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形成一批科技成果。二是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完善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和推广应用全流程服务机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重点集群应用,大力推广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和先进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备。三是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创新成果有效供给和高效转化机制,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招引创新成果,面向全市精准落地创新成果。
(四)以赋能为特色,打造技术集成应用地
一是大力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推动开发区重塑重构、提能升级,积极争创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和国家级开发区。实现赛马“比拼”争先,加快打造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协同创新新高地、智能视觉产业发展先导区。进一步深耕产业基础、优化产业链条,做精做优开发区“1+2+1”产业体系(“1”个未来产业:智能视觉;“2”个新兴产业:航空航天和生命健康;“1”系列配套现代服务业),高标准建设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孵化器加速器。实施分类管理,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新建孵化器,体能升级现有孵化器。构建梯度连续孵化培育体系,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三是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支持力度;强化金融资本支持,设立人才科创项目专项基金,探索建立“以投代补”机制,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培育力度,不断推动项目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科创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7日
承办人姓名:郭祖铭
联系电话:0575-8701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