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5-166646
发布机构: 诸暨市水利局
公开日期: 2025-08-04
主办单位: 诸暨市水利局

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04 浏览次数: 字体:[ ]

黄颖等委员们: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你们提出第98号提案《关于加强农村小水库管理,发挥水库价值的建议》已收悉。我局近年来结合全国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分别从顶层设计谋划、配套机制保障和激发水库活力三方面不断提高我市小型水库的建管水平、因地制宜挖掘水库资源潜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现答复如下:

强化顶层设计,高站位擘画工作蓝图

2021年我市出台《诸暨市2021-2024年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一年完成安全鉴定存量清零、‘一库一策’和‘一县一方案’制定,两年完成病险水库存量清零,三年完成水库分类处置,四年基本实现系统治理”的目标任务。管理机制方面,方案指出小型水库要强化落实以属地乡镇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三个责任人”制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切实为小型水库安全保驾护航。改革攻坚方面,方案提出要深化小型水库“三化改革”工作,即水库全面落实“数字化”、“物业化”和“产权化”。截至目前,我市小型水库已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清零”,后续将按照时序要求对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实现病险水库“发现一座,整治一座”的动态工作机制。同时全市小型水库已统一安装监控和水雨情设备,相关信息已在各级水平台完成登记,全面实现“数字化”;通过招投标落实一家具有行业资质的物业公司对我市小型水库展开物业化维修养护,落实县级统管“物业化”;2024年我市完成154座小型水库的不动产权属登记,已初步实现“产权化”。

加强要素保障,高标准推进系统治理

一是体制机制保障。成立诸暨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专班,负责项目推进、做好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及行业指导相关工作。同时协同省级、绍兴市级相关部门就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多次开展督查通报,在体制层面有力保障系统治理推进进度与成效。二是要素保障。针对小型水库系统治理,我市计划4年投入约3.41亿元,其中病险水库清零建设资金2.52亿元,系统治理及长效管护资金0.89万元,对除险加固、配套设施整治提升的小型水库项目实行全额补助,以高额资金保障提高属地镇乡项目实施的积极性,破除以往镇街因资金掣肘而出现的“想做又不愿做”等问题。工作中统筹优化我市项目排布,督促乡镇提前设计、提早送审报批、继续落实“送审下乡”等,加强与上级部门及财政、发改等兄弟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全力争取各项要素保障,抢抓项目前期落地。

依托产权改革,高水平激发水库活力

2024年我市被列为全国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小型水库产权化率达94.5%(154/163),办证数量居全省第一,圆满完成全国试点工作。近年来浙江省水利厅指导全省广泛打造水利工程“开放共享”概念,着力发挥水利工程的“水利+生态+民生+共富”综合效益。我市在全国不动产登记试点工作中结合“开放共享”概念,因地制宜探索“以水养地”发展新模式:如店口镇杨梅桥水库、陶朱街道悬岭、毛竹塔等水库,村集体通过承租、流转等方式将水库打造成为休闲景观、户外旅游、生态垂钓等娱乐休闲基地为村集体创收。马剑镇石门水库则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因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成立于该地,故水库在除险加固设计时镇政府即计划将水库打造成一座“红色研学水库”,除险加固完工后,每年有上千人来瞻仰研学。正是通过因地制宜建立水库与周边环境生态价值、人文环境、乡村共富等内容之间的纽带,不断明晰产权、赋权释能,我市小型水库才由“沉睡的资源”逐步向“致富源泉”转化,在此过程中,我市小型水库的系统治理工作也为乡村振兴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水利样板。

诸暨市水利局

2025年7月16日

信息来源: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