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晒全攻略,专家教你如何科学防护

2025-08-06 08:5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炎炎夏日,紫外线指数飙升,防晒不仅是美白课题,更是守护皮肤健康的“刚需”!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何国林医生提醒大家:紫外线是导致皮肤衰老、色斑甚至皮肤癌的“隐形杀手”。这份科学防晒指南,助您轻松应对烈日挑战!

一、防晒防的到底是什么?

UVC:几乎被臭氧层吸收,无需担心,但人工光源(如消毒灯)需注意防护。

UVB:导致皮肤晒红、脱皮,玻璃可阻挡大部分,但长期积累会损伤表皮层。

UVA:穿透力极强,能直达真皮层,是晒黑、光老化的元凶!长期暴露会加速皮肤松弛、皱纹、色斑,甚至诱发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恶性黑素瘤)。

二、防晒产品怎么选?关键指标一次说清

1.硬防晒(衣物、帽子、伞)

看UPF值:UPF50+足够日常使用,超过50后防护力差异小,无需盲目追求高价产品。

选对材质:深色、密织、厚实的衣物效果更佳,防晒伞优先选黑胶涂层。

2.防晒霜:SPF和PA值缺一不可

SPF值:防UVB,数值代表防护时间。例如:SPF30可阻挡96.7%的UVB,适合日常;SPF50+适合户外。

PA值:防UVA,“+”越多越好,建议选PA+++及以上,海边或高原选PA++++。

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氧化锌、二氧化钛):安全性高,适合敏感肌,但可能泛白;化学防晒:质地轻薄,需注意补涂,部分成分可能致敏。

三、科学防晒三步法,拒绝“无效防晒”

1.涂够量,全覆盖

面部需1元硬币大小的量,脖子、耳朵、发际线等易忽略部位也要涂到。嘴唇用专用防晒唇膏,头发可喷防晒喷雾。

2.提前涂,及时补

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让防晒成膜。户外每2-3小时补涂一次,游泳或出汗后立即补涂。

3.看场合选参数

普通室内无需防晒,阴天/树荫下选择SPF15-25/PA+(或PA++),海滩/高原/盛夏烈日选择SPF50+/PA++++再加硬防晒,近窗/强光下选择SPF15/PA+以内。

4.清洗要彻底

日常防晒用洁面乳即可洗净;防水型防晒需用卸妆产品,之后及时保湿。

四、特殊人群防晒指南

婴幼儿:6个月内以物理遮挡为主(帽子、遮阳棚),避免直晒;6个月以上可局部用物理防晒霜。

老年人:适度日晒补钙,但长时间户外仍需防晒。

孕妇:选成分简单的低敏防晒霜,防止黄褐斑加重。

何主任温馨提醒:

光敏性皮肤病患者(如红斑狼疮)需严格防晒,物理遮挡+防晒霜双管齐下。购买防晒霜前,建议先在耳后试用,无过敏发生再使用。

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科学防晒,守护肌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