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1/2021-148952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商贸、海关、旅游/对外经贸合作,商贸、海关、旅游/国内贸易(含供销) |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12-31 |
文号: | 诸政办发〔2021〕61号 |
【专项规划】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企事业单位:
《诸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诸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但也蕴含着国际市场体系重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窗口”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因此,诸暨市为更加科学地谋划“杭绍同城”与融入长三角发展新思路,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商务发展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作为指导诸暨市“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诸暨市通过不断深入推进商贸流通和对外开放等商务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贸流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电子商务发展成效突出,对外贸易稳中有进,利用外资增效提质,对外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商务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时期诸暨市实现商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流通体系发展成果显著
1.市场不断提质扩容,消费规模显著增长。“十三五”期间,诸暨市消费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与“十二五”末相比提升明显。2020年,诸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2.5亿元,较2015年增长31.2%,年均增速为5.6%。“十三五”期间,诸暨市限上批发、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速,2020年,限上批发销售额达758.1亿元,增速为24.9%,限上零售销售额达129.6亿元,增速为11.4%;同时,限上住宿、限上餐饮营业额均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限上住宿营业额达3.2亿元,增速为24.2%,限上餐饮营业额达7.4亿元,增速为9.3%。
2.消费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商业业态不断集聚。旧城、城东、城西、城南四大商业集聚区框架基本成形,青悦城、越王街、长弄堂步行街等老城核心商贸区改造提升成效显著。总部楼宇、西子大剧院等基本建成,城东行政文化金融中心形象初显;城南集聚一期市场、乐家家居购物中心、东门木制品市场等12个专业市场,诸暨国际商贸城集聚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袜业城、万风新天地、店口汽配城被评为绍兴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另外,袜业城和山下湖珍珠产业基地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3.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诸暨市商贸流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浙江海越股份、祥生地产、雄风集团、一百集团等四家企业入围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榜单;雄风集团连续九年入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榜单;全市新增两家省级商贸流通业“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全市拥有“一百”“绿球”“桃花源”等6个“浙江老字号”。国内外知名服务领军企业和品牌纷纷落户加盟,恒伟·乐家、苏宁易购等知名企业相继开业。一百万利来广场、大唐永新广场、店口嘉凯城等镇乡商贸综合体投入运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4.着力推进电商发展,新兴业态发展向好。“十三五”期间,诸暨市电商发展长足进步。2020年网络零售额达232.5亿元,较“十二五”末大幅提升261.7%,年均增速高达29.3%。诸暨注重跨境电商企业招引,积极引进、对接深圳通拓公司、执御电商平台等,推进珍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建设。2020年跨境网店数量突破1000家,入驻阿里国际站企业达479家。2020年,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诸暨市上榜,排名第40位。特色网络直播迅速兴起,其中山下湖镇珠宝行业淘宝直播基地入驻商户超过1000家。
(二)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效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水平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诸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060.22亿元,年均增速约12.6%。其中外贸出口增长稳健,累计出口额达1791.29亿元,年均增速约12.1%。外贸进口发展迅速,累计进口额达268.91亿元,年均增速约15.9%。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1182家增加至2020年末的1547家,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0.9%。外贸平台发展加快。“十三五”期间,全市拥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唐袜业)1个,其他外贸公共服务平台3个。外贸出口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新增34个“绍兴市出口名牌”和6个“浙江省出口名牌”。
2.招商选资大力推进,项目质量有所提升。“十三五”时期,诸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约12.46亿美元。诸暨市累计引进市外境内项目1299个,实际利用资金约704.2亿元。五届“诸商大会”(注:自2018年起改称“诸暨发展周”)共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达584.50亿元。世界500强韩国SK集团香榧衍生品、帕瓦新能源等项目落地。“杭绍同城”效应进一步发挥,“诸暨岛”建设有序推进。
3.外经合作势头良好,“走出去”步伐稳健。“十三五”期间,境外投资快速增长,诸暨市企业境外投资中中方投资额约为10.8亿美元;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累计投资18个。海亮股份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进行全球布局,打造跨越全球的铜加工集团版图。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实现平稳增长。
4.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发展业态渐趋多元。“十三五”期间,服务贸易规模显著扩大。“十三五”期间,诸暨市服务贸易累计进出口额约为114.31亿元,其中,累计出口总额约为83.26亿元,累计进口总额约为31.05亿元。诸暨市服务贸易业态更趋多元。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其中跨境电商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间,诸暨市获得“中国跨境电商创业25佳县市”和“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县市”称号。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诸暨市在商务部服务贸易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注册的服务外包企业达9家,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累计达2619.08万美元。
5.开放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平台体系逐步健全。“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雏形初现。“十三五”期间,开通诸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国际专线,货运东站铁路物流基地已完成预可研工作,对接“义新欧”班列。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诸暨片区建设平稳推进。截至2020年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绍兴联动创新区诸暨片区累计实到外资16亿美元,注册外资企业163家。融杭平台基础不断夯实。2025创意产业园、新金融大厦等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引进了六和桥等科创机构。店口镇承接杭州都市区“大好高”项目5只并建成“临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诸暨岛杭州港”引才聚资作用不断提高。
(三)商务系统改革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规范权力运行,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纵深推进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网上自助办、掌上移动办、无证刷脸办、镇乡(街道)“无差别全科受理”、网上全流程招投标均实现全覆盖,“一证通办一生事”改革获评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全面推动减环节、简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优服务。积极响应“一网通办”系统建设,设置“杭绍甬一体化”专窗,县域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名有较大提升。
2.创新商务治理模式式,商务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商务治理微改革微创新,实施综合执法“首发响应”机制;借力城市大脑建设转变重经验、重人工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商务部门行政效率。
3.融杭接沪开放发展能力提升,商务服务区域合作进一步畅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与拱墅区开展职工疗休养双向合作,绍杭同城化效应不断加强,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步伐加快。开放服务支撑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台《诸暨市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落实外贸管理“订单+清单”机制;有序推进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有力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诸暨信用”网站建设,全面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合奖惩机制。
尽管“十三五”时期诸暨市商务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等影响,商务发展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商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与瓶颈也逐渐凸显。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尚待提升。存量消费品质提级问题日益突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速度尚待提高;商贸服务业研发投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电商产业聚集度不够高,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诸暨市中小外贸出口企业居多,跨国经营行业龙头企业较少;出口市场主体、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品牌国际化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引领对外开放发展的国家级平台及相关政策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和跨境电商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服务贸易规模尚待进一步扩大。商务治理水平还有不足。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范尚待进一步完善;商务治理数字化改革尚要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形势
(一)国际发展形势动荡与变革共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大衰退、大危机、大失衡、大变局纵横交错,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大国博弈加剧,经济重心、地缘政治、全球化进程、全球治理、世界秩序正面临着重大调整。一方面,一些国家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逆全球化”风潮迭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失速低迷,全球贸易萎缩,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失灵,经济社会治理失序,世界经贸合作规则与秩序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发展新动能逐渐释放并展示出巨大潜能;同时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签定,更加深刻改变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都给未来世界经贸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二)国内发展环境危与机共存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往往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比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面对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国内经济结构更趋高级,创新驱动态势更趋明显,发展方式和发展动能正在加快转变。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持续加大,消费支撑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逐步趋向高级,从外需导向逐步转向国内巨大市场驱动。另外,“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落实正着力开启全球互联互通新篇章,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打造不断走深走实。总之,在我国继续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破解制约我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商务发展难题。
(三)省内发展态势压力与动力共存
浙江省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目前正在加快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地一窗口一先行省一示范区”的政治优势,推动了区域发展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为我省商务高质量发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带来新机遇。作为开放大省,浙江省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体系,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主动谋划“一带一路”枢纽建设和自贸试验区赋权扩区建设,着力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为浙江省全面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带来了新契机。与此同时,浙江省商务发展也面临着突出的矛盾与压力:中美经贸摩擦对浙江省商务经济较大负面冲击,尤其是对外贸海外市场开拓、外商投资和对外经贸合作的影响较大。
(四)区域发展优势与弱项共存
当前诸暨市正处于开启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起步期,从整体上看,社会经济各领域建设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全力打造杭州湾金南翼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从绍兴区位来看,位于环杭州湾南岸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上的区位优势明显。浙江省大力推动湾区经济发展,为绍兴市带来率先对接国家战略、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拓展开放空间、深化区域合作、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提供重大战略机遇。诸暨市位于长三角南翼地理中心区域,处于浙西南区域接沪的战略通道,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浙江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举措的深入实施,诸暨将获得更多的要素溢出、设施共建、产业联动和服务共享机遇。有利于诸暨市充分发挥特色袜业、铜加工、电脑刺绣等制造业优势,拓展区域性和国际性市场合作空间,增强对高端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然而,杭州和金义两大都市区总体仍处于中心集聚发展阶段,而诸暨市正处于这两大都市区的中间地带,面临着两大都市区发展的“虹吸效应”压力。因此,必须对诸暨市“十四五”时期的商务发展因势利导、放大优势、补足短板共谋与两大都市区协同发展大事。
综合研判,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等挑战,诸暨市外部发展环境压力增大。同时,未来五年,也是诸暨市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塑造商务发展新优势,实现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强市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期。因此诸暨市要深刻认识商务发展危与机的辩证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于全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增强“窗口”意识,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努力开创商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解放思想、开放发展、改革破难、创新驱动、整体智治”总体发展思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围绕打造“杭绍同城”新高地,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争取成为全省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商务发展空间。坚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双循环”体系,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合理配置、市场深度有机融合。紧抓“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落地等机遇,积极对接“四大建设”等省域发展部署,努力把诸暨市建设成为杭州湾金南翼,融杭发展示范城。积极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推动铁公水联运体系顺畅运行,大力构建现代化商务流通体系。
坚持创新发展,强化商务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在诸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相融合、数字城市与5G应用相融合、数字政务与服务转型相融合,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双引擎”驱动;着力培育商务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外贸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建立商务发展新机制,形成商务发展新优势。
坚持系统发展,优化商务发展格局。运用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诸暨市对外开放和商贸流通两件大事,坚持全市商务工作“一盘棋”,持续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协同、联动能力,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重塑诸暨市对外开放和商贸流通发展新优势。理顺融合互动发展新思路,突出“杭绍同城”主方向,加快创新对接、服务共享、产业共生,打通要素联接、市场联通、创新联动的战略通道。
(三)主要目标
围绕打造“数字商贸标杆区,融杭开放引领区”总体目标,全力构建支撑诸暨市商务高质量发展的“3+7”支撑体系,其中“3”是指以立足于打造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先行示范市为引领,全面构建以本地特色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商贸流通体系、以高水平变革为引领的现代化对外开放体系和以整体智治为核心的现代商务治理体系;“7”是指圆满完成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外经合作、服务贸易、平台升级、整体智治的“七新”任务。
商贸流通有新发展——“十四五”期间,诸暨市每年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0家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大于6%,社零总额在绍兴市排名不下降。
电子商务有新进展——“十四五”期间诸暨市网络零售额每年增加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社交新零售电商,每年开展各类电商培训500人次以上。
对外贸易有新提升——“十四五”期间诸暨市进出口保持增长,外贸出口额占全国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美国市场中心地位趋向弱化。
外经合作有新跨越——“十四五”期间诸暨市境外投资和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保持正增长。
服务贸易有新气象——“十四五”期间诸暨市服务贸易发展方式更趋多元,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均增速达10%左右。
平台能级有新升级——“十四五”时期诸暨市开放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对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商务治理有新支撑——“十四五”时期诸暨市力争打造全省县域商务治理先行示范区。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规划布局,推进商贸流通新发展
1.立足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优势产业带动作用,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诸暨力量。依托珍珠、袜业等重点产业,发挥领军企业作用,逐步完善以消费为主导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山下湖镇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完善珍珠养殖、珍珠衍生品研发、加工、产品市场渠道运营、产品推广等功能,打造覆盖全流程的珍珠供应链体系,推进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进一步强化袜艺小镇对纺丝、加弹、设计、印染、包装材料等行业的集聚功能,依托大型专业市场,扩大袜艺产业影响力,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大市场。以数字化手段串联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支持袜艺产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供应链创新向商贸流通行业推广,支持商贸企业向生产、物流配送、金融、网络信息等上下游拓展,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智慧化供应链,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助力产业富民。
2.运用多种手段,全面促进居民消费。打造高端消费载体。支持万风新天地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引进国内知名餐饮、娱乐、商品品牌,优化业态布局,利用户外场地设置外摆摊位或特色活动,辐射周边区域,打造诸暨市标志性商圈。引导万达广场、青悦城、诸暨不夜城、宝龙广场等错位打造特色业态,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发挥楼宇经济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支持城东新城、开发区围绕现代服务、金融服务、文创等行业开展高水平招商,吸引一批优质项目,形成“一楼一产业”“一楼一特色”发展格局,打造集生产研发、新型服务、生态居住、企业总部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能级楼宇经济集聚区。围绕美食、文创、展示、体验等业态,力争创建一条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加强规划引领,在高铁新城CBD提前布局商业设施,引进高端消费品牌,提升服务品质,满足后续商务、行政人员消费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谋划打造山下湖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推动珍珠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一批研发、设计、营销、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等产业服务企业,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以珍珠产业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服务业态进一步完善,丰富各类文娱服务功能。丰富消费促进活动。依托“浙里来消费”工程,组织谋划“消费促进月”、“金秋购物节”等消费活动。鼓励各类商家延时经营,利用各节假日、双休日积极开展各类促销、商业演出等活动,发展“假日经济”。大力推广“云逛街”“云购物”等新兴消费形式,鼓励线下商家承接“双十一”、“双十二”线上购物节溢出效应,推出系列活动,形成持续效应。强化相关政策支撑。依据省、市消费促进、小店经济、夜间经济等相关政策,适当放宽商家活动场地审批、活动期间管理限制,营造活跃的商业活动氛围。支持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补贴发放,切实拉动消费增长。
3.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围绕打造现代高端的“商贸流通网”,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鼓励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引入双屏POS机、射频识别等智能化收银设备,推广“刷脸支付”。鼓励万风新天地、青悦城、万达广场、宝龙广场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引入智能泊车、人流监控设备,实现车流、人流智能监控,为智慧商圈建设创造条件。支持商家引入VR、AR等高科技设备,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加强社区商业发展规划力度,在社区周边科学合理布点,增加便利化消费场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社区邻里中心,进一步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依托农村“千镇连锁超市、万村便利店”工程,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乡村级商业网点建设,引入生活服务、生产资料销售类业态,推进乡村商贸发展和小店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商贸品质。
4.激发消费活力,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发挥消费平台优势,进一步活跃夜间市场。整合消费平台资源,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地。支持诸暨不夜城以餐饮、娱乐业态为主,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延长商家营业时间,优化业态布局,形成夜食、夜娱集聚地。鼓励万风新天地(万风夜市)、朗臻新天地(朗臻夜市)等商贸综合体合理利用户外场地,建设夜间特色街区,打造浓厚的夜间商业氛围,推进安华镇建设夜间经济主题小镇。鼓励西施故里、珍珠小镇等积极开发夜间旅游项目,推出精品夜游线路,支持飨街·越风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拓展夜间旅游消费市场;推动山下湖镇灯光秀、高湖夜游等项目,打造一批诸暨“夜地标”“夜生活IP”。
5.重视质量提升,引育优秀消费品牌。依托“杭绍同城”战略,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能与国际品牌媲美、在国内外具有足够影响力的本土商业品牌,拉动杭州、绍兴消费流入;招引一批杭州市优质商贸流通企业、品牌落户诸暨。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加大对新认定国家驰名商标(商号)的本地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将现有的品牌扶持政策覆盖到商贸流通领域。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商业品牌和服务品牌;鼓励诸暨本地品牌实施或扩大连锁经营。加强挖掘、保护和传承具有诸暨特色的老字号品牌;鼓励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支持其发展特许经营和专业连锁,鼓励各类资本、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本地传统特色商业品牌的挖掘保护和培育,评选一批“诸暨老字号”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主动对接杭州亚运会、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宁波中东欧博览会等,鼓励本地企业利用展会对接各类资源,打响诸暨品牌知名度。
6.强化行业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家政行业有序发展。积极对接浙江省家政“安心码”和“浙家政”平台,探索本地与省级平台数据互联,推进家政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品牌化发展、职业化运作,建立“互联网+家政行业管理”模式。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监督和资源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服务、引导和监管。支持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展布点范围。培育诸暨市报废机动车行业龙头企业,鼓励对具备再制造条件的拆解零部件进行循环利用。依据商务部《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相关规定,择地建设一座与诸暨市再生资源回收规模相适应的大型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建设智慧化再生资源行业监管平台,数字赋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升级。完善二手汽车行业管理。规划建设二手车交易市场,完善二手车市场管理制度,提升二手车交易便利度。探索数字化行业管理模式。探索“互联网+行业管理”模式变革。探索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对接,稳步推进行业管理相关数据共享。重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和数据安全监管水平。
(二)搭建电商平台,加快电子商务新进展
1.以“互联网+”撬动行业转型升级。对接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电子商务在特色纺织产品、水暖管件、珠宝首饰等制造业中普及应用,通过以电子商务模式为核心的企业流程再造破解企业在生产、销售中面临的困境,探索精益生产、零库存管理等新发展模式。依托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创建工作,推动本地家庭生活服务数字平台建设,鼓励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服务类企业接入本地平台,开拓线上预约、上门服务业务。结合“杭绍同城”发展战略,依托珍珠产业,不断强化山下湖镇珍珠直播基地实力,多方利用市内外资源,利用直播带货方式拓展市场。鼓励其他行业发展直播电商,招引一批直播培训、MCN机构等入驻,形成集聚效应。支持新动能直播基地等企业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本地品牌企业入驻。支持开展网红主播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头部主播”。鼓励企业入驻抖音、淘宝、快手等直播平台。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诸暨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运营中心,进一步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本地电子商务企业。积极推动快递“两进一出”工程建设,拓宽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依托镇街产业特色,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电子商务示范村镇。
2.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积极实施“十、百、千”计划,以珍珠和袜业两大重点产业为抓手,推进跨境电商工作。重点加强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积极引导企业通过9710、9810报关出口。加大与亚马逊、e-bay、wish、虾皮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联系对接,重点打造跨境平台标杆企业,大力推进珍珠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工作。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对接,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注册国际商标、收购国际品牌,加强品牌整合,推进品牌国际化,加快自主品牌“走出去”进程。利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丰富资源,积极对接知名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招商推介会、资源对接会和网红直播等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尝试在海外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加大力度招引提供摄影、美工、跨境运营、跨境物流商等全方面服务的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商,构建全方位、专业化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赋能本地跨境电商企业。积极招引杭州、义乌、深圳等地跨境电商大卖家资源助力诸暨市电商产业发展。
3.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诸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招引、培育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建诸暨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提升电商企业孵化、运行能力,优化电商企业发展环境。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快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办公载体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接国际货代公司和快递物流企业,努力把诸暨建设成国际快递快运中心、云仓中心,打造实时在线、高效运营、数据驱动的智能云仓体系,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形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广各类合作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班、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实践的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电商运营、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加强“杭绍同城”工作力度,利用拱墅区友好结对优势,加强人才合作力度,积极引进培育更多的跨境电商服务商。协助市人才办理顺人才政策保障,做好电商企业人才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配合协调工作,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电子商务人才赴诸暨市就业或创业。
(三)培育竞争优势,推进对外贸易新提升
1.抓外贸主体强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袜业、铜加工等六大传统产业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和“科孵高”培育工程,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跨国公司。增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实施中小型外贸企业成长行动计划,推进中小型外贸企业“抱团出海”。鼓励如老鹰半导体、暨阳电子、精展机械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国际化道路,优化资源、品牌和营销渠道。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搭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共享平台,探索成立或优化企业进出口联盟,引导企业积极嵌入全球产业链。主动服务企业。建立和完善重点外贸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发挥商务局、行业协会作用,做好“三服务”工作,及时有效解决进出口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
2.抓国际市场开拓。打造“一带一路”外贸节点。发挥诸暨市袜业、珍珠产业、铜加工材料及制品产业、纺织服装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优势,按照外贸促稳提质要求,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开拓“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非洲等新兴国际市场;支持诸暨经济开发区利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袜艺特色产业综合优势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完善境外营销网络体系。鼓励企业通过“走出去”赴境外建立销售配送中心、专卖店或分销网点,鼓励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大型零部件、高端奢侈品品牌等销商加强渠道合作,接入全球相关产业链分工网络,嵌入国际购销产业体系,完善升级力争打造根植于诸暨、面向全球的外贸营销渠道节点系统。畅通双循环,推动产品出口。一是抢抓浙江省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契机,积极融入长三角,推动外贸企业与阿里巴巴深入开展战略合作,提高“诸暨制造”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抢抓浙江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机遇,继续优化出口产品品质和贸易结构方式,不断提升自有出口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份额,全力确保欧美日等重点市场份额不下降,助力更多诸暨制造销往海外。三是抢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先机。健全促进诸暨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市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技术、质量、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
3.抓新型贸易发展。积极参与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试点建设。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创新。鼓励诸暨铜加工、袜业等借鉴义乌市场采购运营模式,争取相应试点政策落地。着力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积极推动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推动建立集外贸咨询、通关、结汇、退税、信保、融资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流程为一体的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2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动展会拓市。做好展会带动外贸大文章,重点围绕诸暨市机械装备、珍珠、袜业、铜加工等特色产业精心谋划打造一批如诸暨(店口)机械装备展、世界珍珠大会、袜博会等自办展会,带动外贸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国际性展会。
4.抓外贸品牌培育。深入实施出口品牌培育激励政策。大力培育“浙江制造”出口品牌,打造省级、绍兴市级“出口名牌”,推动“品质浙货”领军企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国外收购专利、设计、发明、品牌等优质知识产权。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全市各级政府在政府采购中,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本市出口品牌产品。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出口品牌培育机制。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积极支持企业对标世界先进管理理念,从力争符合国际通行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行业认证体系要求着眼,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出口品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选准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自主出口品牌进行重点培育。积极支持出口品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深化G60诸暨创新转化港建设,搭建区域产业发展新高地,促进新兴产业培育,扩大创新来源,协同创新走廊建设,提升出口品牌竞争力。深化品牌出口企业推广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攻关机制,深化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华大学、暨阳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不断提高出口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市场监管局、海关等部门将与出口品牌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知识产权列入重点保护范围。
5.推进服务贸易跨越式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形式多元化。复制推广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版经验,对接杭州市服务贸易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海外旅行、五金产品研发设计、袜子服装创意设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推动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培育。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借力浙江省在境外建立的一批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和商协会,大力开展服务贸易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争取得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相关政策支持,缩短服务贸易商品或服务通关时间;争取外籍人才停居留相关政策落地。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服务贸易,使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畅通更便捷。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升级,探索以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四)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外资集聚新突破
1.进一步强化外资服务保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落实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外商开办企业流程,特别要精准落实对涉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的外商企业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市场的规定。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外企经营许可事项,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为外商投资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完善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相关诸暨市相关部门之间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做好渠道保障,便利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报送投资信息。加大信息报告制度宣传工作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解读和答疑,确保信息报告主体知悉报送义务、了解报送流程。健全优化政务服务政策措施。健全对接省市县一体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外资引进工作赋能。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提升外资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满足外资企业发展需求。组织诸暨市外资企业参加外资政策讲习班和研讨会、保护知识产权宣传会、产品展销会以及外资企业赴全国各地考察等活动。
2.进一步完善外资管理机制。健全外资企业投诉管理机制。健全外资投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一套投诉事项范围更全面、投诉工作规则更清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投资者投诉维权更高效快捷的长效机制。强化外商投资协会运作管理机制。设立外资服务平台、政策咨询窗口,全方位回应企业诉求,支持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为境外客商来诸投资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组织联谊活动,增进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开展同海外经济团体的友好往来,促进更多优质外资企业落户诸暨。深化外资企业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外资企业年报工作制度,加强对外资企业年报流程培训与技术指导,着力推进外资企业年报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外资安全工作,深入落实国家技术安全清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管理制度,筑牢外商投资安全“防护网”;落实重大外资项目外迁预警机制,动态监测外资动向。
(五)创新投资方式,推动外经合作新跨越
1.推进优势产业引领对外投资。积极依托优势产业支撑。推动对外承包工程与精密制造业、时尚袜业、美丽珍珠业、铜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走出去”,支持企业主动参与浙江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等。积极支持大型跨国公司引领境外投资。抢抓当前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新机遇,鼓励海亮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以投资设厂、营销网络布局等方式开展产能扩张和跨国并购,努力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国际品牌、海外营销网络,推动企业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跃升。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在诸暨市“传统优势领域+新兴产业领域”中培育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名品牌、主业突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国外要资源,并购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经贸合作区,推动企业外扩,有效规避贸易摩擦。
2.构建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新优势。积极促进投建营综合发展。鼓励企业通过 EPC(设计-投资-施工)、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等新型商业模式进军海外工程承包高端市场,提升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引导优势企业通过管理、技术和资本输出,做大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市场。增强诸暨市企业参与境外工程项目投融资和建成后运营管理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权。积极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坚持创新引领,鼓励诸暨市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注重新理念、新技术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应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寻对外承包工程新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适应国际承包工程合作和竞争新趋势。积极增强“走出去”主体实力。大力培育一批兼具规模和竞争力优势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鼓励诸暨市境外工程承包企业与环保装备制造等成套设备制造企业建立“境外工程承包企业联盟”,支持诸暨本土企业与央企、省属重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合作,借船出海,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境外工程,扩大境外工程承包份额。
(六)增强引领能级,建设开放平台新支点
1.加强对接绍兴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打造基础支撑平台。根据《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一县一园、错位发展”原则,以产业集群为基础,重点在企业孵化、人才培训、跨境通关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依托绍兴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六体系),推动诸暨特色产业开展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发展C2M(用户直连制造)、C2F(顾客对工厂)等新模式,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跨境电商”模式融合联动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政、校、企多方联动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机制。支持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诸暨技师学院等在诸高校(职校)深化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加强与阿里国际站、速卖通、俄速通、亚马逊、Shopee等平台合作,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跨境电商产业链“人才定制化培养”机制。积极参与绍兴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建设。创新国际合作新机制。积极拓展“丝路电商”,谋划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展示、销售采购中心。
2.加快构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诸暨片区发展体系。一是推进新环保、新汽车、生命健康“3”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以中节能诸暨环保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依托环保产业创新扶持基地与环保创业加速器平台,发挥菲达环保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新环保产业发展。依托全兴精工、露笑、华伟科技等龙头企业,围绕电池、电控、电机等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新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全力推进新汽车产业链入选“链长制”试点示范名单。依托诸暨翠溪生物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亚东制药、微因生物等生物医药重点企业,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产品、珍珠类中药饮片和保健品等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二是推进数字安防、军民融合、新零售“3”大机会产业突破发展。借力“枫桥学院”(即中央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交流平台,以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为支撑,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沟通联系,引进数字安防研发、设计、应用等头部企业。三是推进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培育。依托诸暨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与新能源等技术水平高、对区域产业发展引领作用强的高端制造业。
3.加快升级国际物流支撑体系。推动“义新欧”诸暨号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有序推进诸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义新欧”诸暨号等项目建设。推动诸暨东货场改扩建项目建设,打造诸暨铁路物流基地。加强与“义新欧”金华和义乌双平台深度合作,通过推介会、上门服务等方式向本地外贸企业做好宣传推广。开拓“河海联运”外贸航线,争取“义新欧”班列在诸暨经停加挂,打造“一带一路”外贸节点。推进海关监管场所建设。积极争取建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在推动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扩大铜矿、先进技术、海外日用消费品等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进口。进一步完善海关监管场所基础设施,为进出口货物提供仓储、查验、监管、拆拼箱等服务,争取与国内大型船运公司和铁路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吸引有实力的货代、物流、报关行等服务企业集聚,集中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核心作业区。积极推动“公铁水”多式联运建设。以新亭埠码头为重要物流运输节点,加强海向功能与公路、班列优势搭接,其中,陆向方面要重点与金华、义乌的“义新欧”班列加挂对接,海向方面要突出差异化发展,突出海铁联运优势,一是通过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对接宁波——舟山港,二是大力对接上海羊山港,推进外贸进出口“公转铁”“公转水”“铁转水”运输联动发展,打造高效顺畅的公铁水联运体系。
(七)谋划整体智治,助力商务改革迈上新台阶
以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商务治理现代化,加快商务治理从“事”向“制”“治”“智”转变,为推动商务治理先行省建设贡献诸暨力量。
1.完善商务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步伐。以传承和创新“枫桥经验”为抓手,创新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简化外商来诸投资审批程序;制定完善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制度,增强政策实施的通达性与实效性;围绕“杭绍同城”发展战略,支持完善“诸杭政务联动”机制,持续扩大“杭绍同城”效应。
2.优化商务发展软环境。深化拓展“三驻三服务”工作,整合“惠企直通车”等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互办互认,实现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线上“协同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服务理念、方法、机制、作风等进行系统性重塑与迭代升级,打造“三服务”2.0版。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动企业个人“一件事”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制度落实落地,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完善“好差评”体系,实现政企良性互动循环。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商务治理方式由线下“单线管控”向线上线下“双线联动”转变,依托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涉海、涉港、涉船等数据共享,打响商务改革发展的“诸暨品牌”。
3.加快商务数字化改革步伐。在全面梳理商务部门核心业务基础之上,依托省商务厅建立的商务数字化改革协同共享模型和指标体系,联合“枫桥经验”创新应用研究院,运用系统观念方法和数字化手段,创建开放的“城市数字云”平台,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云城”创建模式,导入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数字化前沿技术,对诸暨市商务决策、执行、服务、监督、评价以及风险管控等实施全方位全周期数字化改革,建立健全配套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商务部门整体智治能力,打造商务发展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直达”、服务“一网通办”、执行“一贯到底”、监督 “一览无余”、评价“立体画像”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切实提升诸暨市商务部门履职和运行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高效运行水平,打造县域商务治理现代化全国样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的规划实施保障小组,制定协调高效规划执行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相互衔接。依据重点任务清单,加快制定诸暨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加强责任落实。动态监测规划实施情况,扎实开展评估工作。由诸暨市稳外贸、促消费领导小组会同浙江省商务研究院等第三方权威机构每两年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并及时发布评估报告。
(二)强化政策支撑
构建商务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提高促进规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协调性。积极谋划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分工明确、管理有力的新型商务政策体系,提升土地、金融、人才、数据四大资源要素有效配置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绩效的跟踪和考评制度,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及外贸外经企业的定向支持,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提高纾困帮扶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创新符合监管政策与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
(三)提升商务治理能力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蓝本,以“整体智治”理念为指导,锻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商务服务流程再造。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推进诸暨市海关与宁波、义乌等地通关口岸实现跨部门、跨关区的一体化通关协作步伐。全面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落实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力落实统筹接收初始、变更、注销报告信息等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着力对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遵守《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规定履行信息报告义务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全方位营造公平透明、健康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着力加强法治环境建设。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在诸暨市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对涉外企业应对和防范境外风险的指导。
(四)健全人才引育机制
引进和整合现有资源,创新人才引育方式打造商务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加大与省商务研究院等高端商务智库合作,共同打造商务人才引育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等专业化、实用型商务人才资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推进国际化发展能力强的党政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探索人才合作新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靶向引进海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打破僵化思维,采用柔性招才引智的人才方式,与省内商务领域知名智库合作,打造一支服务诸暨商务发展的高水平专家团队,为诸暨市“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指导服务。